-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5
2022届高考文言文概括赏析题解读与专练
考点:
1. (宋)苏轼《范文正公文集叙》
2. 柳宗元《非国语》
3. [明]茅维《宋苏文忠公全集叙》
4. 纳兰性德《原诗》
5. (宋)苏辙《三国论》
【考点研究】
一、比照“事件”及其细节本身的真实性
命题者有时将子虚乌有的表述混杂在正确的叙述之中,考查考生对文本内容把握的准确性,这种设误方法一般称为“无中生有”。
序号
示例
解读
1
错误点:“并教导他们应该弃恶从善”。
根据文本“其年,迁憙平原太守。时平原多盗贼,憙与诸郡讨捕,斩其渠帅,余党当坐者数千人……乃悉移置颍川、陈留”的叙述,可知只是把这些人“移置颍川、陈留”,并没有“教导他们应该弃恶从善”,于文无据。
2
错误点:“本文叙事简练,描写细腻,结尾议及‘嬴氏焚书史’,旨在批评秦王嬴政焚书坑儒,导致典籍损毁的行为,体现了‘记’叙议结合的特征”。
原文是“嬴氏焚书史,咸阳火正炽。此中有全书,并不遗只字。上溯书契前,结绳亦有记。繇前视伏羲,已是其叔季。海外多名邦,九州一黑痣。读书三十乘,千万中一二。方知余见小,春秋问蛄蟪。石彭与凫毛,所见同儿稚”,可知选项中“旨在批评……损毁的行为”表述错误,文中议及“嬴氏焚书史”,是为说明洞中藏书之多,来反衬上文“则华固已读尽之矣”。故选项的结论没有正确依据。
二、比照“事件”的参与者
命题者对“事实”的叙述有时故意把具体事件的参与者弄错,这种设误方法一般称为“张冠李戴、移花接木”。
序号
示例
解读
1
错误点:“曾挑唆驸马都尉王诜诬告纯礼”。
原文是“激驸马都尉王诜……诜怒”,曾布只是挑拨了王诜,让王诜生范纯礼的气,并没有挑唆王诜诬告范纯礼。
2
错误点:“虽有言官请留,他仍坚持离职”。
原文是“两京言官交章请留,不听”,是说两京言官上奏章请留,但是皇上没有答应,这里不听的主语是“皇上”,而不是“傅珪”。故C项“虽有言官请留,他仍坚持离职”的表述就与原文不符。
三、比照“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
命题者有时故意弄错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
序号
示例
解读
1
错误点:“作者杨万里素来仰慕李台州至孝之名”。
原文是“宗质乾道庚寅为洪倅,时予为奉新县令,屡谒之,不知其母子间也。明年,予官中都,宗质造朝,除知台州。朝士云:‘李台州,曾觌姻家也。觌无子,子台州之子。’予一见不敢再也,亦未知其孝”,显然,作者最初并不知道李台州与母亲的事,直到李台州死后,在与丞相京公交谈中才知道李台州母子之间的故事,才了解李台州至孝之名。
四、比照“事件”实施的方式和方法
命题者有时会对事件实施的方式和方法作曲解,这种设误方法一般称为“曲解文意”。
序号
示例
解读
1
错误点:“皇上当即派遣寺丞锺化民筹措钱款赈济灾民”。
原文是“帝立遣寺丞锺化民赍帑金振之”,“帑金”是国库里的钱,因此不是选项所述的“筹措钱款”。
2
错误点:“黄贞父断案时遇到难题,无法解决,张汝霖下笔千言,精准断案,黄称赞他为奇才”。
原文是“贞父黄先生善谑弄,易大父为纨袴子。巡方下疑狱,令五县会鞫之。贞父语同寅曰:‘爰书例应属我,我勿受,诸君亦勿受,吾将以困张广昌。’大父知其意,勿固辞,走笔数千言,皆引经据典,断案如老吏。贞父歙然张口称:‘奇才!奇才!’遂与大父定交,称莫逆”。选项中“黄贞父断案时遇到难题,无法解决”表述不当,原文中“巡方下疑狱”是说,巡抚刚下达了疑难案件,再从“吾将以困张广昌”看,黄贞父不是断案时遇到难题,而是要故意为难张汝霖,但张汝霖下笔千言,精准断案。
五、比照“事件”各个环节的因果关系
命题者有时在事件各环节的因果关系上设误,这种设误方法一般称为“错置因果、强加因果”。
序号
示例
解读
1
错误点:护儿因“谏请炀帝停驾洛阳”而“引发炀帝大怒”,所以在来护儿被害时,“炀帝也没有设法保护”。
照原文,原文是在来护儿被抓之前,炀帝自己就已经被抓了。
【考题对接】
一、(宋)苏轼《范文正公文集叙》
《范文正公文集》叙
(宋)苏轼
庆历三年,轼始总角入乡校,士有自京师来者,以鲁人石守道所作《庆历圣德诗》示乡先生。轼从旁窥观,则能诵习其辞,问先生以所颂十一人者何人也?先生曰:“童子何用知之?”轼曰:“此天人也耶,则不敢知;若亦人耳,何为其不可!”先生奇轼言,尽以告之,且曰:“韩、范、富、欧阳,此四人者,人杰也。”时虽未尽了,则已私识之矣。
嘉佑二年,始举进士至京师,则范公殁。既葬而墓碑出,读之至流涕,曰:吾得其为人。盖十有五年而不一见其面,岂非命也欤?是岁登第,始见知于欧阳公,因公以识韩、富。皆以国士待轼,曰:恨子不识范文正公。其后三年,过许,始识公之仲子今丞相尧夫。又六年,始见其叔彝叟京师。又十一年,遂与其季德孺同僚于徐。皆一见如旧,且以公遗稿见属为叙。又十三年,乃克为之。
呜呼!公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人教版 高中语文必修3 第二单元 优质课一等奖《蜀道难》课堂实录.docx
- 统编版(2019) 必修上册 古诗词诵读 《虞美人》教 学 设 计.docx
- 高三英语二轮复习:从读到写——从阅读材料中汲取写作素材.docx
- 第八届中学生科幻作文大赛资料及作文导写课件.pptx
- 文言断句-备战2022年高考文言文专题复习课件.pptx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课例实录.docx
-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一等奖说课案例:《桂枝香 金陵怀古》.docx
- 《别了,“不列颠尼亚”》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群文阅读及对点练习.docx
- 《老子》四章 五石之瓠 群文阅读及对点练习.docx
- 2022届高考第二轮复习:文言文断句方法与增分训练.doc
最近下载
- 汉英笔译基础教程第6章 人称与物称.pptx VIP
- 动脉血气分析临床操作指南共识最新版.docx VIP
- 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单元测试 (含答案)2024-2025学年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pdf VIP
- 32. 《醉翁亭记》对比阅读(原卷版)-2026年中考语文之文言文对比阅读讲练(全国通用).docx
- 素养与情操——美术鉴赏的意义课件.pptx VIP
- 迪士尼运营管理案例分享.docx VIP
- 2025年天翼云高级运维工程师认证参考试题库资料(含答案).pdf
- 2024—2025学年福建省厦门市第十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doc VIP
- 科学一年级上册教科版 观察一棵植物(课件) (1).pptx VIP
- 英汉对比之物称与人称汇总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