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5课《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精美课件.pptx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5课《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精美课件.pptx

  1. 1、本文档共1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课时;第1课时; 把问号的上半部分拉直,就会变成什么标点符号?它又有什么含义?; 想一想“?”代表课题中的哪个词语,“!”又代表课题中的哪个词语。;你们知道哪些真理?; 以上的名言警句都阐明了真实的道理,都被实践证实是正确的,所以我们称它们为真理。这些真理在生活中被广泛运用,指导着我们的言行。;初读课文;司空见惯:;默读课文,要求: 不出声、不指读。 思考:课文先写了什么?接着写了什么?最后又写了什么?; 理清课文说明顺序,填一填。 本文先提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然后列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事例,最后总结:只有善于从细微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追根求源,才能解决问题,发现真理。;课文解读; 第一个事例是化学家波义耳从紫罗兰花瓣遇盐酸会变色的现象中受到启发,制成了石蕊试纸。;朗读课文,填写下列表格。;;;第2课时; 这三个事例中科学家发现真理的过程是相似的,作者写这三个事例都是按照这样的顺序来写的:先偶然发现问题,不断地追问;再进行反复的研究和实验;最后解决了问题,得出了结论。 ; 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在科学领域有所建树的人,都善于从细微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真理。; 在这一段话中“?”和“!”有什么含义呢?它们各指什么呢?; “把‘?’拉直变成‘!’”表示的意思和文中哪句话相同?; 科学史上,从生活的细微现象中受到启发,不断实验和研究,最后找到真理的事例还有很多,你还能举出几个吗?;阿基米德在洗澡时看到盆里的水外溢,感到身体被轻轻托起,受此启发,后来他发现了浮力定律。 鲁班的手被植物叶子划伤,后来他发明了锯子。 牛顿在苹果树下被掉下来的苹果砸到了头,后来他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这么多的事例说明了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只要你从细微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变成“!”,就可???找到真理。;默读课文,思考: 真理的发现也是有条件的,那么科学家们是靠着怎样的科学精神,在漫漫的科学长途中寻找到真理的呢?;见微知著; 谁知过了一会儿,溅上盐酸的花瓣竟奇迹般地变红了。波义耳立即敏感地意识到,紫罗兰中有一种物质遇到盐酸会变红。;善于发问;阿瑟林斯基提了哪些问题?;不断探索、独立思考、锲而不舍; 是啊,这个“?”和“!”凝结了科学家们多少难以名状的情感啊!如果你是波义耳,在抓住问号不放并进行反复的研究之后,制成了实验中常用的酸碱试纸——石蕊试纸,你一定会赞同作者的观点,一定会骄傲地对世人说:“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学习课文后,你受到了什么启发?;仿写练习; 这篇课文围绕着“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一观点,列举具体事例加以说明,最后总结观点,这样的文章叫作议论文。; “失败乃成功之母”“团结就是力量”“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有志者事竟成”这些格言也是真理,请仿照本文的写法来写一篇短文,论证其中的某句格言。;写作提纲:;板书设计;第1课时;课前导入; 屠呦呦,发现了青蒿素,一种治疗疟疾的药物,在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 2015年10月,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袁隆平,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中国杂交水稻事业的开创者和领导者,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2019年,被授予“共和国勋章”。他为中国粮食安全、农业科学发展和世界粮食供给作出杰出贡献。;你认为什么是真理?;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这句话说得对吗?真理到底是怎样诞生的呢?让我们带着问题去学习这篇课文吧。;助学资料; 波义耳(1627—1691),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近代化学之父。他一生贡献很多:他将元素定义为不可分解的物质,整个近代化学正是以此为基础得以建立;他还是火柴的发明者。他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科学遗产,为人类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卓越贡献。他的代表作有《关于颜色的实验和考察》《怀疑派化学家》《空气发光》等。; 魏格纳(1880—1930),德国著名的气象学家、地球物理学家。1915年,他出版了《大陆和海洋的起源》一书,提出了大陆漂移学说。; 在书中,他综合多方面的知识和事实,从不同学科的角度,系统地论述了关于大陆漂移的观点,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为了获得第一手资料,进一步论证大陆漂移的假说,他先后四次赴北极的格陵兰

文档评论(0)

快乐美好每一天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