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冬油菜群体密度对越冬率和产量影响的路径探索
文档信息
:
文档作为关于“行业资料”中“园艺”的参考范文,为解决如何写好实用应用文、正确编写文案格式、内容素材摘取等相关工作提供支持。正文4674字,doc格式,可编辑。质优实惠,欢迎下载!
目录
TOC \o 1-9 \h \z \u 目录 1
正文 1
文1:冬油菜群体密度对越冬率和产量影响的路径探索 2
1 目的意义 2
2 材料与方法 2
3 结果与分析 3
4 小结与讨论 5
文2:华池县冬油菜丰产栽培技术 6
1正确选地 6
2合理选茬 6
3精细整地 6
4选用良种 6
5科学施肥 7
6适期播种 7
7合理密植 7
8田间管理 7
9适时收获 9
参考文摘引言: 9
原创性声明(模板) 10
文章致谢(模板) 10
正文
冬油菜群体密度对越冬率和产量影响的路径探索
文1:冬油菜群体密度对越冬率和产量影响的路径探索
1 目的意义
合理的群体密度是冬油菜高产栽培重要技术措施之一,只有确定合理的群体密度范围,才能协调冬油菜生长发育过程中个体与群体之间的矛盾,才能充分合理地利用土壤养分、土壤水分和光、热资源,发挥冬油菜优良品种的增产潜力,在相同的投入条件下,取得更高的单位面积产量,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1]。但到目前为止,河西走廊尚无冬油菜栽培历史记录,亦无冬油菜栽培的相关技术资料。本试验的目的是确定甘肃河西走廊灌区白菜型冬油菜的合理群体密度,为河西走廊栽培白菜型冬油菜提供理论依据。
2 材料与方法
试验区自然环境条件
试验区位于河西走廊东端的甘肃武威黄羊镇,位于北纬37°30′、东经103°15′,光照充足,冬春严寒,昼夜温差大,海拔1 660 m,年平均气温 ℃,最高温度34 ℃,最低温度- ℃,最冷月平均气温- ℃,无霜期150 d左右,土壤冻结期约从十月下旬至次年四月中旬,共170 d左右,≥0℃的活动积温为3 400 ℃,≥10 ℃的积温为2 900 ℃。年降雨量150~170 mm,多集中在5月和8、9月,年蒸发量为2 400 mm。试验地土壤为棕钙土,质地为粉沙壤土,肥力中等。
试验设计
试验设15万株/hm2、30万株/hm2、45万株/hm2、60万株/hm2和75万株/hm2 5个处理。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区组排列,设3次重复,小区面积8 m2(2 m×4 m),试验地肥力中等,结合整地,施农家肥6万kg/hm2、磷酸二铵300 kg/hm2作种肥。试验于8月8日播种,出苗后及时间苗,3片真叶时根据密度要求定苗,角果70 %左右为蜡熟时收获并进行室内考种。
试验材料
由甘肃农大农学院育种室引进白菜型冬油菜品种陇油6号。
记载、测定项目
冬前记在项目 播种期、出苗期、五叶期、枯叶期、冬前苗数、冬前叶片数等。
冬前测定项目 分9月1日、9月11日、9月25日、枯叶期4个时期测定鲜叶重、干叶重、鲜根重、干根重、根颈直径等。
冬后记载测定项目 返青期、冬后苗数、越冬率、蕾薹期、始花期、终花期、成熟期。
室内考种项目与方法 成熟期在每个处理中随机抽取5株测定株高、分枝数、主花序长度、角果数、角粒数、千粒重、小区产量等。
3 结果与分析
不同密度对各生育期和越冬率的影响
前生长发育状况 不同密度处理的冬油菜的生长状况在5叶期前无明显差异,5叶期后在田间表现为:随密度增加叶面积逐渐变小,但覆盖地面随密度增加而增加。至9月下旬,密度为75万株/hm2的处理则表现为叶面积瘦小、边叶变黄等不良长相。由表1看出,15万株/hm2的单株叶重、根重和根颈直径较高,而75万株/hm2的明显降低,其余几个处理之间差异已不明显。从田间表现和表1看,9月份是冬油菜生长发育、干物质积累最快的时期。在河西走廊,10月上旬冬油菜叶仍能生长,但生长已经很缓慢。而根部干物质继续积累。根系干物质的积累有利于越冬[2]。但若密度过大,则根部干物质的积累较少,不利于越冬。群体密度不仅冬前对冬油菜生育有影响,而且对越冬后的生长发育也有较大影响。30~60万株/hm2范围内,各生育期无明显差异。15万株/hm2的各生育期晚2 d,75万株/hm2的蕾薹期、初花期、终花期提前2 d,而成熟期提前3 d。
同密度对冬油菜越冬率的影响 密度对冬油菜的越冬率有很大影响[3]。密度过大,影响个体发育,叶片较小,边叶过早变黄,易形成弱苗,对根系的生长也造成一定影响,鲜根、干根都较轻,干物质积累少,不利越冬;密度过大,苗势过旺,营养体过大,反而不利越冬。据笔者在越冬后测定(测定死苗留下的孔径),根颈直径22 mm以上的死苗数较多;但根系发育不良,根颈过小者,也难越冬。在本试验中,15万株/hm2中根颈过大和75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