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包装食品添加剂标签通则》国家标准..pdf

《预包装食品添加剂标签通则》国家标准..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预包装食品添加剂标签通则》国家标准 编 制 说 明 (征求意见稿) 一、任务来源 本国家标准的制定任务列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二ОО六年国家标准制 修订项目》,项目编号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Q-469”。本项任务 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提出,由全国食品添加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中国标准化研 究院归口,计划2008年完成。该项目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 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全国食品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64)、中国食品添 加剂生产应用工业协会、中国农业大学、天津商业大学等单位组成标准起草工作 组共同完成。 二、目的和意义 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 要而加人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者天然物质。目前我国食品添加剂已经发展成为初 步标准化、国际化,并具有一定规模的工业体系。我国经国家批准许可使用的食 品添加剂品种达l700多种。据统计,2004年我国食品添加剂的产量已达328万吨, 销售额345亿元人民币,出口创汇近10亿美元。产品除在国内广泛销售外,一些 品种已走向世界,在国际食品添加剂市场上占有重要地位。 食品添加剂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伴随各种质量安全问题的出现。其中由于 添加剂标示不准确、不规范带来使用超标、违规使用的现象时有发生,给食品安 全带来隐患。例如目前食品添加剂市场上的“蛋白糖”产品,其本身作为食品甜 味剂使用,但如果不标识“食品添加剂”字样则易使人误解为一种糖,有可能造 成使用上的问题;另外很多食品添加剂包装上的名称标识很不规范,例如某些产 品标识“牛肉至尊”、“肉宝王”等名称,而不能得知其到底是何种食品添加剂, 这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以及食品质量问题都会形成安全隐患。 目前国家不断加强对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的管理。卫生行政部门对食品添加 剂生产企业的卫生许可证进行管理;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对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证 进行审批和管理。2005年,国家质检总局开始全面实施食品安全区域监管责任制: 要求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要在质量安全承诺书中承诺严格按标准规定使用食品添 1 加剂,不滥用添加剂,要建立购买和使用食品添加剂、食品加工助剂情况的台账, 并定期报当地质监部门备案,另外,我国还逐步对食品添加剂生产实行市场准入 制度。 我国正在开展的对食品添加剂管理的各项工作中,一项重要的支撑就是建立 起防止欺诈行为的食品添加剂标签技术规范。同时,由于标签是消费者认知添加 剂的一种主要途径,我国消费者对食品添加剂的了解程度并不高,通过食品添加 剂标签标准的制定,将为消费者认知食品添加剂提供客观、准确的指南,从消费 源头倡导一种良好的氛围。 综上所述,为了规范食品添加剂的生产和销售,我国亟需在现有食品添加剂 质量标准的基础上,强化食品添加剂标签的标注规范。 三、国内外相关标准现状 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1981年发布了 《食品添加剂销售时标签通则》,提出了 食品添加剂的标签标识要求。许多发达国家如美国、加拿大等也都制定了食品添 加剂标签要求,通过标识标准化规范食品添加剂的生产和销售行为。 我国1993年发布《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并于2002年修订,其中要求 食品添加剂产品的标签(含说明书)样稿应使用简体中文字和法定计量单位并标 明如下内容:“食品添加剂”字样;产品名称;规格、装量;生产企业卫生许可 证号;主要成分;保质期和生产日期或生产批号;使用方法;使用范围和最大使 用量;需要标明的警示性标示,包括使用禁忌与安全注意事项;生产单位及其地 址、邮政编码和联系电话;进口食品添加剂应标明生产国和企业名称,经销商及 其地址、邮政编码和联系电话。我国《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也规定了食品添加 剂在食品中的标识要求。 我国即将颁布的《食品安全法》(草案)中对食品添加剂标签有明确的表述, 但我国缺乏食品添加剂标签标识具体要求的准则,因此,我国亟需制定食品添加 剂标签的标注规范 四、标准制定原则 本标准的制定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1、与食品法律、法规协调一致的原则 本标准在表述、主要内容方面符合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华人 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对食品添加剂的有关规定,

文档评论(0)

kxg20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