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零基础入门深度学习(一 ):感应器、线性单元和梯度下降
无论即将到来的是大数据时代还是人工智能时代,亦或是传统行业使用人工智能在云上处理大数据的时代,
作为一个有理想有追求的程序员,不懂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 )这个超热的技术,会不会感觉马上就
out 了?现在救命稻草来了,《零基础入门深度学习》系列文章旨在帮助爱编程的你从零基础达到入门级水
平。
零基础意味着你不需要太多的数学知识,只要会写程序就行了,没错,这是专门为程序员写的文章。虽然文
中会有很多公式你也许看不懂,但同时也会有更多的代码,程序员的你一定能看懂的(我周围是一群狂热的
Clean Code 程序员,所以我写的代码也不会很差)。
1 深度学习是啥
在人工智能领域,有一个方法叫机器学习。在机器学习这个方法里,有一类算法叫神经网络。神经网络如下
图所示:
上图中每个圆圈都是一个神经元,每条线表示神经元之间的连接。我们可以看到,上面的神经元被分成了多
层,层与层之间的神经元有连接,而层内之间的神经元没有连接。最左边的层叫做输入层 ,这层负责接收输
入数据;最右边的层叫输出层 ,我们可以从这层获取神经网络输出数据。输入层和输出层之间的层叫做隐藏
层。
隐藏层比较多(大于 2 )的神经网络叫做深度神经网络。而深度学习,就是使用深层架构(比如,深度神经
网络)的机器学习方法。
那么深层网络和浅层网络相比有什么优势呢?简单来说深层网络能够表达力更强。事实上,一个仅有一个隐
藏层的神经网络就能拟合任何一个函数,但是它需要很多很多的神经元。而深层网络用少得多的神经元就能
拟合同样的函数。也就是为了拟合一个函数,要么使用一个浅而宽的网络,要么使用一个深而窄的网络。而
后者往往更节约资源。
深层网络也有劣势,就是它不太容易训练。简单的说,你需要大量的数据,很多的技巧才能训练好一个深层
网络。这是个手艺活。
2 感知器
看到这里,如果你还是一头雾水,那也是很正常的。为了理解神经网络,我们应该先理解神经网络的组成单
元——神经元。神经元也叫做感知器。感知器算法在上个世纪 50-70 年代很流行,也成功解决了很多问
题。并且,感知器算法也是非常简单的。
感知器的定义
下图是一个感知器:
可以看到,一个感知器有如下组成部分:
如果看完上面的公式一下子就晕了,不要紧,我们用一个简单的例子来帮助理解。
例子:用感知器实现 and 函数
我们设计一个感知器,让它来实现 and 运算。程序员都知道,and 是一个二元函数(带有两个参数和),
下面是它的真值表:
为了计算方便,我们用 0 表示 false ,用1 表示 true。这没什么难理解的,对于 C 语言程序员来说,这是
天经地义的。
我们令,而激活函数就是前面写出来的阶跃函数,这时,感知器就相当于 and 函数。不明白?我们验算一
下:
输入上面真值表的第一行,即,那么根据公式(1) ,计算输出:
也就是当 X1X2 都为 0 的时候,为0 ,这就是真值表的第一行。读者可以自行验证上述真值表的第二、三、
四行。
例子:用感知器实现 or 函数
同样,我们也可以用感知器来实现or 运算。仅仅需要把偏置项的值设置为-0.3 就可以了。我们验算一下,
下面是 or 运算的真值表:
我们来验算第二行,这时的输入是,带入公式(1) :
也就是当时 X1=0 ,X2=为 1 ,即or 真值表第二行。读者可以自行验证其它行。
感知器还能做什么
事实上,感知器不仅仅能实现简单的布尔运算。它可以拟合任何的线性函数,任何线性分类或线性回归问题
都可以用感知器来解决。前面的布尔运算可以看作是二分类问题,即给定一个输入,输出0 (属于分类0 )
或 1 (属于分类1 )。如下面所示,and 运算是一个线性分类问题,即可以用一条直线把分类 0 (false ,红
叉表示)和分类 1 (true ,绿点表示)分开。
然而,感知器却不能实现异或运算,如下图所示,异或运算不是线性的,你无法用一条直线把分类 0 和分类
1 分开。
感知器的训练
现在,你可能困惑前面的权重项和偏置项的值是如何获得的呢?这就要用到感知器训练算法:将权重项和偏
置项初始化为 0 ,然后,利用下面的感知器规则迭代的修改和,直到训练完成。
其中:
Wi 是与输入 Xi 对应的权重项,b 是偏置项。事实上,可以把看作是值永远为 1 的输入Xb 所对应的权重。
是训练样本的实际值 ,一般称之为label。而是感知器的输出值,它是根据公式(1)计算得出。是一个称为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