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认知派学习理论.pptVIP

  1.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页,共三十一页。 (优选)第四讲认知派学习理论 第二页,共三十一页。 格式塔完形学习理论 苛勒的“顿悟说” 第三页,共三十一页。 苛勒的经典实验 叠箱子实验 接竹竿实验 第四页,共三十一页。 苛勒的经典实验 第五页,共三十一页。 登卡尔的实验 登卡尔,德国心理学家曾在伯林与韦特海默和苛勒一起进行过研究。实验的对象是8~13个月大的8个孩子。孩子们围着桌子坐着,桌上摆满伸手拿不到的一些玩具。手上有根棍子。只有两个孩子立即想到了解决办法,其他的5个孩子拿着棍子玩,直到他们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地把棍子弄到玩具跟前时,他们才突然想到可以使用棍子来达到目的。最小的那个孩子从头到尾都没能解决这个问题。 第六页,共三十一页。 儿童顿悟学习实验 1928年,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家利用苛勒式的情形对一些从1岁半~4岁不等的孩子进行了实验。她把一些玩具放在孩子们拿不到的地方,要么在小围栏的铁栅外面,要么放在某个架板上。在小围栏的实验中,有一些棍子可以让孩子们拿到,还有用于爬到架板上的椅子和箱子。有时候,孩子们立刻就看到了解决办法,有时候只是在四处转了半天之后才看出来。这个过程与猩猩大脑里发生的事情惊人地相似。 第七页,共三十一页。 基本观点 学习就是构造一种完形。 学习是由顿悟实现的。 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系是以意识为中介的。 第八页,共三十一页。 学习就是构造一种完形 格式塔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组织、构造一种完形,而不是刺激与反应的联结。在格式塔学习理论看来,学习过程中问题的解决都是由于对情境中的事物关系的理解构成——种完形而实现。人的心理对环境提供一种组织或完形作用,这种组织或完形作用就是学习。如人们在碰到问题时,在大脑中就出现了某些“缺口’或“未知”,于是人们就努力地去探索未知,来弥补这个“缺口”,使之成为一个完形。 第九页,共三十一页。 学习是由顿悟实现的 顿悟(理解力)定义它为“某种相对于整个问题的布局而出现的一个完整解决办法”。 顿悟的学习不一定依靠奖励办法,不一定像桑代克在对猫进行的刺激-反应实验中那样。当然,猩猩都在寻找奖励,可是,它们学习的结果却并不是奖励品带来的,它们在吃到食物之前就解决了这个问题。 第十页,共三十一页。 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系是以意识为中介的 S-R范式的学习理论认为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是直接的、无中介的。格式塔学习理论认为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是间接的、以意识为中介的:也就是说,在格式塔理论看来,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地去构造一种完形,学习者的主观构造过程在学习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种构造作用后来发展成中介变量、认知地图、因式、认知结构等概念,达成为认知范式学习理论有别于S-R范式学习理论的主要标志。 第十一页,共三十一页。 托尔曼 符号学习论 第十二页,共三十一页。 托尔曼简介 托尔曼于1911年获麻省理工学院化工学士学位后转入哈佛大学学习心理学,并于1912年和1915年先后获心理学硕士和博士学位。 托尔曼是一位新行为主义者。但他是一位外行的行为主义者,他经常用动物的动机、认识、预期、意向和目的来描述动物的行为。他的理论被称为目的行为主义、整体性行为主义、符号一完形说或预期说。 第十三页,共三十一页。 廷克尔波的期待奖赏实验 在猴子瞧着的时候,实验者把食物放进两个容器中的一个里面,但不让猴子立即拿到盆子和食物;过些时候,允许猴子在两个容器中间选择一个,这时猴子表现出能够正确选择的能力。 第十四页,共三十一页。 廷克尔波的期待奖赏实验 后来,实验者把一根香蕉藏到两个杯子中的—个下面,并暗中拿掉所藏的香蕉,换成一片竹笋(一种猴子较不喜爱吃的食物);猴子翻转那只正确的杯子,发现喜爱的香蕉被调换时,似有“大吃一惊”和挫折之感,并拒绝吃笋叶,还进行明显的找寻行为,仿佛在寻找预期的香蕉。 第十五页,共三十一页。 托尔曼的位置学习实验 托尔曼得出结论:白鼠学会的不是简单的、机械的反应动作,而是学习达到目的的符号及其所代表的意义,建立一个完整的“符号--格式塔”模式,即“认知地图”。 第十六页,共三十一页。 托尔曼的潜伏学习实验 第十七页,共三十一页。 托尔曼的潜伏学习实验 托尔曼认为,3组白鼠的学习程度其实是相同的,没有得到强化的白鼠实际上也在学习,它们在获得外在强化之前也学习了迷津的空间关系,领会了符号的意义,形成了认知地图,在到达目的箱而没有获得强化的情况下,其学习结果没有显示出来,因此是“潜伏学习”。 第十八页,共三十一页。 表现某种新行为,既需要有知识(通过学习获得),而且要有要求(通过强化形成),强化只是使有机体选择表现出某种行为,该行为并非通过强化才习得,学习并不是要通过强化才能实现。 第十九页,共三十一页。 潜伏学习证明学习并不是S-R之间的直接联结。动物在未受奖励的学习期间,认知结

文档评论(0)

hekuncheng599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