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吴冠中的艺术追求和美术教育观
目录
TOC \o 1-9 \h \z \u 目录 1
正文 1
文1:吴冠中的艺术追求和美术教育观 1
1、 吴冠中先生的艺术道路 2
2、 吴冠中先生的美术教育思想 4
3、 结语 6
文2:吴冠中岁月匆匆真情永恒 6
一、结构上首尾呼应 8
二、卒章显志 9
三、语言自然清新,不着痕迹 9
参考文摘引言: 11
原创性声明(模板) 12
文章致谢(模板) 12
正文
吴冠中的艺术追求和美术教育观
文1:吴冠中的艺术追求和美术教育观
Abstract: In the history of modern Chinese painting, Mr. Wu Guanzhong is an important peon. In art education, he have their own unique concepts. He advocated the formal or abstract beauty of painting and the integration of the Chinese and the believed that art education should cultivate students artistic peonality, stimulate students imagination, and guide students to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ir feelings and intuition. Mr. Wu Guanzhongs view of art is a good guiding ideology for art teaching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Keyword: Wu Guanzhong; basic art education; formal beauty;
吴冠中 (1919—2010) , 在求学时国画师从潘天寿, 油画师从苏弗尔皮教授, 喜爱梵高、高更, 爱用大红大绿的强烈色彩。他一直在探索把古代中国的文人画与现代西方的画风融汇贯通用 (就是用国画的韵去统领西画的形与色) 。探索吴冠中老先生的艺术道路从中体会他的美术教育思想, 对于中西两种绘画文化的融合和当今的美术教育改革都有极大的借鉴与启示意义。
1、 吴冠中先生的艺术道路
吴冠老先生出生于1919年, 从小生活在江苏省宜兴县的一个小山村。1935年考入高级工业职业学校就读一年后转考国立艺专预科, 自此步入艺术之路。在艺专学习期间, 吴冠中虽然学习的是西画, 但是他对传统中国画一直保持着浓厚的兴趣。曾一度由西画系转入中画系师从潘天寿, 被潘老的创造精神影响了一生, 后来由于忘不了色彩的表现力, 吴冠中先生又转回西画系。
1946年, 中国政府教育部举办战后首次公费留学生甄选考试, 吴冠中以最优成绩获得公费赴法留学进入巴黎高等美术学校学习绘画的的机会。所接受的艺术教育是与徐悲鸿当时的学院派截然不同的“新派画” (国内美术界称现代主义主流派的绘画为新派画) 。1950年学成归国, 吴冠中满腔抱负却无力施展, 因为当时的中国流行的是从苏联和其他新民主主义国家崛起的新现实主义的艺术, 将新派画作为反面教材示众, 因此吴冠中早期在艺术上是郁郁不得志的。
回国后, 吴冠中在中央美术学院工作了三年, 这三年可以说是一段适应期, 后调到清华大学, 又调到北京艺术师范学院 (1961年改名北京艺术学院) , 在清华与北艺教学期间正值画家外出写生盛行, 吴冠中就此开始了风景写生之旅。主要作品有1959年井冈山写生、1961年西藏写生。人们在这些作品中感受到一种“秀丽、清雅”的风格。值得一提的是这段经历在他艺术生涯中具有关键性意义, 让他在60年代中期的极左政治狂潮中幸免下来。
1964年北艺停办, 吴冠中又被调往中央工艺美术学院, 暴风雨来的前夕, 1966年十年文革来了, 吴冠中先生的命运又发生了转变, 为了躲避抄家带来的危机, 他被迫毁坏了在巴黎留学期间的全部作品, 后来被安排下乡再教育期间, 或许是因为青年时期受到吴大羽教授那种永不消弭的艺术热情的感染, 吴冠中依然没有放弃绘画, 还被戏称为“粪筐画家”, 这时的吴冠中在创作中开始多了一份质朴和沉厚。
由农村回北京后, 吴冠中先生开始创作水墨画, 并公开提出自己的艺术见解。他提出了很多独到而且犀利的艺术思想, 如“形式美”“笔墨等于零”, 最着名的就是他致力于“中西艺术融汇”
先来简单说说融汇中西, 吴冠中先生的这个思想在我们现在这个人人都喊着中西结合的社会看来一点都不新奇, 却忘记了在20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