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患者男性,69岁,因全身多处关节疼痛疼痛2月,行走困难3天入院,患者自述2月前无显著诱因下出现全身多处关节痛,局部发烧,活动受限,无晨僵,无肢体麻木、发烧畏寒,发病后未进行诊治,3天前上述症状加重,并出现行走困难,遂入院治疗,入院时精神差,表情痛苦,颈部、双侧掌指关节、双膝部及双足跖趾关节疼痛显著,时有发烧感,查体,体温36.7℃、心率90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14/67mmhg,精神差,二便正常,双侧掌指关节肿胀显著,轻压痛,可见显著畸形,双侧膝关节轻度肿胀,皮温稍高,伸曲活动显著受限,浮髌试验(-),差血常规WBC:18.93×10^9/L,N%:86.6%,RBC:3.22×10^12/L,HGB:97g/l PLT:423×10^9/L,血沉偏快,血尿酸:661.6umol/L,空腹血糖:8.18mmol/L。;依据DR及MRI图像表现初步考虑为:骨梗死、痛风性关节病、骨结核、血友病、多发内生性骨软骨瘤。; 骨梗死(bone infarction);临床表现;病因;2.因四肢长管状骨骨髓含有丰富脂肪组织,髓腔内营养血管细小,分支稀少,易引发脂肪栓塞造成骨髓缺血坏死。;影像学表现;影像学表现;影像学表现;地图板块样病变被认为是骨梗死经典MR表现,而双边征被认为是骨梗死较特异性MRI表现
所谓双边征是指梗死区边缘在脂肪预饱和T2WI序列上表现为内高外低两条并行迂曲信号带,对应于T1WI为一条低信号带。其病理基础为外侧低信号带为增生硬化骨质所致,内侧高信号带为纤维肉芽组织修复结果;Eg1:;Eg2:;Eg3:;Eg4:;Eg5:;Eg6:;;;;本院患者双膝关节MRI;;;概述;X线表现;;;;;;;;;;影像学表现:
骨结核早期无显著X线征,三个月后逐步出现阳性表现。
1、骨病灶局部征象:骨结核病灶易出现在干骺端或骨骺部溶骨破坏为主。而骨增生硬化则不显著。最初表现为骨结构不清,骨小梁含糊。继之,骨小梁受侵蚀溶解,最终,形成不规则大小不等,数量不等骨破坏区,周围无硬化环。破坏区内可能存在小密度较淡砂粒状死骨。 ;近节指骨因骨膜反应而变粗,骨小梁含糊,周围软组织肿胀; 在以下情况时可显示为骨增生硬化现象:
(1)合并继发感染; (2)存在着广泛动脉内膜炎;(3)当骨结核治愈时其密度逐步恢复正常或显示硬化。骨骺??不能限制干骺端结核向骨骺扩展。;第三掌骨远端多囊状骨质破坏,周围骨质硬化,骨髓腔消失;2、骨轮廓改变:此种改变易见于年幼者短管状骨结核或长管状骨囊状结核。骨内病变膨胀性破坏及骨膜性新生骨从容是骨轮廓改变原因。增厚骨膜可为单层或分层状,骨结核虽有骨膜反应,但并不象化脓性骨髓炎那样显著。
;骨干多囊状膨胀性骨质破坏,骨皮质变薄;3、骨质疏松:在早期表现为多数小点状透亮区,均匀分布在骨海绵质部,斑点状骨质疏松是弥漫性骨质疏松开始阶段,以后就变为弥漫性骨质疏松。与肢体不活动造成废用性萎缩相关。 ;4、软组织改变:因为病变邻近软组织非特异性周围炎症反应,而致局部肿胀,它与正常软组织间界限不清。而当结核病变累及邻近关节时又可出现关节及粘液囊肿胀。病程长者可显示出病变邻近肌肉萎缩。; 假如合并脓肿,则表现为不足软组织增厚且密度增高。结核性脓肿常沿软组织间隙下降,故可显示出圆形下缘。假如脓肿壁出现不规则状钙斑,常是诊疗结核性脓肿可靠征象。当脓肿破溃形成瘘道,则局部皮肤内陷。;尺骨下端膨胀性骨质破坏,并超越尺骨远侧干骺端,前臂骨质疏松;第三掌骨膨胀性骨质破坏,部分皮质断裂;肋骨多囊状膨胀性骨质破坏,周围骨质硬化伴少许骨膜增生; 临床表现;
影像学表现
关节间隙变窄或消失
关节面不平整
软骨下骨肥大、囊性变
骨赘形成
;血友病关节病受累关节 ;血友病关节病累及组织 ;血友病关节病是怎样发生? ;少见部位内生性软骨瘤;临床与病理 ;影像学表现;;;;;;;诊疗关键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