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简述古代水利工程对当代水利建设的启示
目录
TOC \o 1-9 \h \z \u 目录 1
正文 1
文1:简述古代水利工程对当代水利建设的启示 1
1、我国古代重要的水利工程及历史意义 1
2、古代水利工程对当代水利建设的启示 4
3、总结 4
文2:论水利建设的意义论文 5
1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政治意义 5
2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社会意义 5
3协调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 6
参考文摘引言: 7
原创性声明(模板) 8
文章致谢(模板) 8
正文
简述古代水利工程对当代水利建设的启示
文1:简述古代水利工程对当代水利建设的启示
1、我国古代重要的水利工程及历史意义
灵渠
灵渠位于广西省壮族自治区北部的兴安县,是我国建立于两千多年前的重要的水利工程之一。是秦始皇完成大一统之后,为了完成军粮的补给而修建的一条运河。不过自灵渠建立以来,一直到宋代都没有被发挥灌溉作用,而是一直作为军粮的运输通道,一直到后来才被用来灌溉。灵渠水利工程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铧堤、南北渠、秦堤和陡门等,至今为止仍然保存的较完整,并且设计的也比较巧妙,具有通三江、灌五岭的功能,并且同时沟通了南北水路,是世界上著名的奇观之一。
灵渠是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之间重要的水上交通道路,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一条运河。灵渠的水位较高,所以开凿的工程也非常的艰难,利用“陡门”作为闸关,让湘漓两江的水连接在一起。这其中蕴含的原理和巴拿马运河相同,不过灵渠却比巴拿马运河的建立整整早了两千多年,可谓是世界水利史上的奇迹,也对当时中国的水利航运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灵渠之所以能保留到现在除了自身比较坚固之外,还有历代统治者对其的保护。
南北渠是灵渠水利工程当中的主题部分,它总长达到了34公里,对岭南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带动作用。灵渠水利工程一共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大小天平、铧醉、南北渠、泄水天平和陡门。大小天平主要用来拦截河水的水坝,通过调节可以让水位平衡。而铧嘴则是对湘江水进行分流,让十分之七的湘江水经过北渠流入湘江,十分之三的水经过南渠流入漓江。泄水天平主要起到一个辅助的功能,可以进行二次泄洪。陡门则是通过开启和关闭来调节灵渠内的水位,以此来保障来往船只能够正常的航行。
灵渠的开通是中国水利工程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存在,促进了岭南地区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打通了南北水上运输的航道,为秦始皇统一岭南地区提供了交通上的保障。灵渠通航的那一年也是秦王朝正式统领岭南地区的那一年,促使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中央集权制国家的成立。一直到两千多年后的今天,灵渠依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连接了长江和珠江两大体系,也让我国的水利网覆盖的更加全面,加强了南北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交流,为各族人民的往来提供了更加便利的交通方式,对农业的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都江堰
都江堰位于四川省成都平原西北边缘岷江出山口处,是世界上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都江堰水利工程建设于二千多年前,是我国古代水利工程中的瑰宝,具有防洪、灌溉以及航运三大用处。都江堰建立之前,成都平原曾经是一个频发水旱灾害的地方,自然条件十分恶劣,而李白的《蜀道难》描写的也正是此处,和如今经济繁荣的成都具有相当大的区别。都江堰建于成都平原的顶点,岷江的出口处,把岷江一分为二,一部分用来泄洪排沙,解决了洪灾问题,另一部分用来灌溉农田,解决了旱灾问题。岷江的全长793公里,流域面积达到了133500平方公里,年平均降水量达到了150亿千米3,具有着非常丰富的水利资源。
商鞅变法后秦国想要得到楚地,于是命令李冰作为蜀国的郡守,也就是当今四川部分,李冰上任后,下定决定要解决蜀地地区的水患问题,于是组织修建了都江堰水利工程,该水利工程一共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岷江鱼嘴分水工程、飞沙堰溢洪排沙工程以及宝瓶口饮水工程,这三大工程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大系统,可以进行限量饮引水、泄洪排沙以及灌溉农田,彻底改变了成都平原恶劣的环境,带动了整个川西地区经济的发展。如今的都江堰渠道纵横,密布整个水路地区,灌溉面积也在不断地增大,现在达到了3500万平方公里。都江堰水利工程也真正做到了无大坝拦水,而是充分利用其地理优势,带动了整个成都平原经济的发展,让其物产丰饶,再也不用受到自然灾害的侵犯,农业迅速发展,年有风余,因此被称为“天府之国。
大运河
大运河是中国古代东部平原上的一项伟大水利工程,也是目前世界上开凿最早并且规模最大的一条运河,现已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大运河全长1740公里,北起北平,南至杭州,有灌输和通运两大功能,纵观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大省份,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大运河的开凿历时也比较长,而且每一段修建的时间也都不一样,由此可以看出这项水利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