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地表沉降应急抢险预案及救援措施的方案
目录
TOC \o 1-3 \h \z \u 1 工程概况 3
2 原因分析 3
3 针对地表沉降采取的应急措施 3
4 应急组织机构 4
5 危险源辨识 6
6 应急抢险措施 6
6.1隧道坍塌、涌水应急措施 6
6.3管线损坏应急措施 8
7应急救援 10
(3)洞内采用Φ42超前锚杆6m,环向间距40cm,倾角45°交错布置,为限制浆液流动范围,超前支护先注双液浆后注单液浆,浆液水灰比为0.6:1,双液浆水玻璃浓度为35Be′,水泥浆与水玻璃体积比为1:1,注浆量现场按实签认。拱顶增设Φ42径向注浆小导管进行初支背后回填注浆,小钢管长L-4m, 1×1m梅花形布置,注双液浆。地表加固详见图2-1地表沉降加固注浆,洞内加固详见图2-2洞内加强支护。
(4)在隧道开挖过程中要严格贯按照“管超前、严注浆、短进尺、强支护、早封闭、勤监测”的施工原则。施工过程中要加强洞内监测与地表沉降监测。
应急组织机构
为了避免隧道在沉降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导致隧道坍塌,成了专项的应急组织机构:
4.1成立事故、事件应急救援领导小组
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长:周彦军 ,副组长:赵怀建
4.2设立抢险行动组、技术支持组、通讯联络组、设备物资组、治安救护组、地面警戒及善后处理组。
抢险行动组组长:李淑斌,成员:工程抢险突击队 (综合班、支护班、喷浆班、注浆班、机械分队)
技术支持组组长:彭跃松,成员:工程部技术人员
通讯联络组组长: 李小东,成员:余奎
设备物资组组长:刘志远 ,成员:王代军 向红艳
治安救护组组长:唐寿权,成员:孙正杰 任有龙
地面警戒及善后处理组组长:范文正,成员:后勤人员
应急处置工作中实行自动接替制度。发生突发事件时,若前一名应急责任人不在本地区,后一名责任人自动接替前一名责任人履行职责。
4.3应急救援突击队
队长:李红伟
成员:盖涵隧道50人,必要时从敞开段区间隧道、冉光区间隧道抽调人员
4.4应急组织机构职责
(1)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职责:
① 接到突发事件报警后,应急领导小组组长立即将突发事件上报监理、业主,并带领小组相关人员赶赴事发现场,启动应急预案,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制定抢先救援方案,快速组织实施现场处置工作;
② 组织制定应对突发事件的各类专项应急处置预案;
③ 根据本项目施工进展编制本项目针对性的专项应急预案,准备和调集应急物资和机具设备;
④ 确定工伤急救医院,便于在突发事件中受伤人员的救治;
⑤ 负责监督检查应急管理工作及组织应急救援演练。
(2)抢险行动组职责
及时抢救员工的生命和集体财产;消除危险源,恢复正常施工。
(3)技术支持组
针对事故特点制定事故处置方案和指导实施,提供技术服务。
(4)设备物资组
及时保证救援物资、设备、器材的到位。
(5)通讯联络组
保证事故处理中各救援队伍之间的通讯联系,同时在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组长的授权下负责对事故形成报告并上报有关部门。
(6)治安救护组
指导现场施工人员及地面危险区域人员撤离危险区,维护救援秩序。
(7)善后处理组
配合有关部门进行事故的调查处理,妥善处理事故善后事宜。
危险源辨识
由于本段地质条件较差,洞顶泥质粗砂层失水沉降反映灵敏,因此造成地表沉降加剧,威胁地下管线及路面安全,从而隧道施工依然存在坍塌、隧道变形超限等风险。
表1 重大危险源辨识表
序号
危险源名称
危险源级别
预防措施
应急措施
1
隧道坍塌
重大危险源
超前支护、预注浆,及时初支
2
建筑物破坏
重大危险源
加强隧道注浆止水,对建筑物采取注浆或隔离措施
3
管线损坏
重大危险源
监测变形,制定相应措施
应急抢险措施
6.1隧道坍塌、涌水应急措施
6.1.1预防措施
(1)加强超前预注浆及超前支护。
(2)围岩早封闭,减少围岩暴露时间,先初喷后挂网立拱架。
(3)施工中有水时根据水的情况采取堵排结合的处理措施。
(4)三台阶开挖,达到初支快速封闭成环。
(5)采用机械开挖,严格控制超欠挖。
(6)强支护,初期支护根据围岩情况进行调整。
(7)快衬砌,第二层初支要及时跟进。
(8)勤监测,加强监测预测预报工作。
6.1.2应急抢险措施
(1)掌子面坍塌
发生掌子面坍塌时采取的应急方法是:采用碴或沙袋封闭掌子面、防止进一步发生坍塌,完成后对掌子面进行全断面注浆加固,并根据前方探明的围岩情况采取不同的开挖方法。
(2)隧道周边围岩塌方
隧道周边围岩塌方一般发生在开挖完成后、尚未进行初期支护的段落,根据此一情况制定各种措施。
①拱部坍方
小坍方:在发现塌方后,立即在小导管上方铺钢筋网片并喷浆封闭,封闭完成后及时注浆回填坍腔;
大坍方:根据塌方快慢、严重程度、范围等采用多功能作业台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