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工程深基坑安全专项施工方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3 基坑安全施工专项方案 1、编制依据 (1)两阶段设计图纸; (2)《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上、下册)(TB10401.2-2003 J260-1003); (3)《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年6月29日 国家主席令第20号; (4)《铁道部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铁办(2008)70号; (5)其他环境水土保护的法律法规条例等。 2、工点概况 ⑴本标桥梁工程共八座,其中整体式桥梁六座,分离式桥梁两座,左右幅平均总长2071.1m。桥梁结构型式,下部结构主要为φ1.6m、φ1.8m、φ2.0m、φ2.2m钻(挖)孔灌注桩基础,φ1.4m、φ1.6m、φ1.8m、φ2.0m ⑵ 自然条件及工程环境 地形、地貌 本标项目位于重庆市北部,属低山丘陵地貌。地形地貌严格受地质构造控制,由一系列走向北东的条形背斜、向斜相间排列的梳状构造和隔挡式构造形成构造地貌特征,北部收敛,南部撒开似帚状展布。观音峡背斜、沥鼻峡背斜轴部及两翼多为低山,由砂岩组成的脊状山脊线海拔高度大部在1000~1300米,背斜中部灰岩出露地区,形成细长与山体走向一致的岩溶槽谷,两侧为砂岩构成的脊状山或单斜山,呈“一山二岭一槽”或“一山三岭二槽”式地貌形态特征,总体地势较陡,一般地形坡角30~50°,沟谷发育,纵坡降多大于30%,切割较深,一般几十米至数百米。北碚向斜、合川向斜轴部及两翼多为丘陵,海拔高程一般在300~500米,因岩性为砂岩、泥岩互层,产状由背斜至向斜逐渐变缓,高程渐低,呈迭瓦状,若向斜轴部坚硬砂岩厚度较大时,呈台状高丘,总体地势较为平坦,一般地形坡角10~30°,沟谷较发育,纵坡降多小于20%,切割深度多在10~30m。 B.工程地质及水文特征 桥址区地表分布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Q4me)及残坡积(Q4el+dl)粉质粘土、下伏基岩为侏罗系中统沙新田沟组(J2x)砂岩、泥岩及灰岩。 第四系孔隙水主要受大气降雨补给,径流途径短,大气降雨以面流的形式向斜坡临空面或地势低洼处排泄,桥位区两岸地表覆盖层薄,无储水条件。冲沟底部土层较厚,富水性较强,为含水层,主要受由大气降水和上游来水的补给,勘察期间为旱季,水量较少。桥位区基岩岩体较完整,裂隙较发育,裂隙多呈闭合状,结合程度一般,不利于地表水和地下水向下渗透补给、储存,基岩以砂泥岩为主,泥岩渗透性弱,为相对隔水层,故桥位区基岩裂隙水较贫乏。 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有微腐蚀,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有微腐蚀。 C 气象特征 项目区属亚热带温湿气候区,湿度大,冬冷夏热,降雨丰富,夏季多暴雨,根据北碚气象局资料:多年平均气温18.8℃,极端最低气温-3.8℃,极端最高气温43℃。全区多年平均降雨量1204.3毫米 3、深基坑开挖施工方案 开挖前,平整场地。开挖采用人工配合机械开挖,按1:0.75放坡。基坑顶面四周应提前做好排水沟,防止雨水进入坑内。沿坑底四周基础范围以外挖集水沟或集水坑,使坑壁渗水沿四周排水沟汇合于集水位置,然后用水泵排出坑外。遇水先施工集水井进行集中抽排水后再开挖,岩石采用风镐或风钻辅助适当的爆破,人工清渣掘进。 由于该桥明挖扩大基础及承台开挖大部分在淤泥质土、粉砂层中进行,对局部区域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采取在承台周边采用钢板桩支护及靠边坡内侧采用竹夹板加沙袋进行防护,保障承台开挖后边坡的稳定。 明挖基坑开挖根据设计相关文件和现场调查情况表明,明挖基础地质条件主要为粉质黏土、淤泥质粉质黏土、泥质粉砂岩,根据规范要求,基坑土质范围采用1:0.75、石质范围采用1:0.2坑壁坡度进行放坡,并在基础外侧各加宽60cm。岩石部分基坑开挖采用液压破碎锤进行施工,再用挖掘机清除石方。基坑开挖过程中根据地质情况采用人工 承台基坑开挖需混凝土强度达到70%,龄期不小于14天才可进行施工。根据基坑深度和开挖的地质条件采取放坡开挖或合理的支护措施,但水平支撑不得支护在孔桩上。用挖掘机开挖至桩顶设计高程20cm改为人工开挖至承台设计高程,剔出钢筋、声测管和新鲜混凝土面,进行桩基检测,检测合格后,检查桩顶高程、主筋锚入承台长度、桩基平面位置。 4、危险源识别、分析与对策 ⑴ 深基坑危险源主要为基坑周边的安全防护、边坡护壁的稳定。 ⑵ 桥梁工程局部基坑开挖深度较大,基坑周边的安全防护的稳定直接影响基坑开挖的安全。主要采取如下对策: ① 基坑开挖前,首先要探明开挖范围内有无地下建筑物或管线设备,必要时采取相应保护措施,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 ② 基坑上方设防护栏杆,防护栏杆上捆扎全封闭安全防护网,爬梯固定牢固,四周埋设明显的危险标志;重要部位现场增设安全看守的防护人员二十四小时值班,夜晚要设红灯警戒标志,3m内不得堆放材料、机具; ③ 在工作坑顶操作时要有大于2m的安全距离,非施工人员禁止进

文档评论(0)

oujiangy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