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在研修中总结 在历练中成长 ——《公输》课例报告.doc

在研修中总结 在历练中成长 ——《公输》课例报告.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在研修中总结 在历练中成长 ——《公输》课例报告 【研修主题与观课要点】 1.研修主题:文言文解读与教学的方法 2.观课要点:(1)教学目标的具体化。(2)自主学习的独立性。(3)目标环节的对应性。(4)同伴互助的启发性。 【课文解读与学情分析】 1.课文解读 《公输》是沪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议论纵横”的第二篇课文,《公输》一文记载了墨子以实际行动贯彻他的“非攻”、“兼爱”主张的动人故事,主要讲墨子设喻说理,指责楚国对宋国的侵略企图,充分表现了墨子的勇敢、才智和反对不义战争的思想。本篇课文是《公输》原文的节选部分,讲了墨子以巧妙、犀利的论辩阻止公输盘为楚国造攻城云梯的故事。 第1段交代事情的起因。“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表明一场大战即将爆发,楚国存心恃强凌弱,宋国形势危急;“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表现了墨子为了百姓不辞劳苦的精神和他的“兼爱”、“非攻”思想。文章重点在于记录双方论辩,所以第一段行文十分简洁,但其中的关键词句要引导学生仔细品读。 课文主体部分通过人物对话描写,详细叙述了墨子同公输盘的论辩。墨子先请公输盘帮他杀掉仇人,并用金钱来诱使和刺激他,诱导他说出“吾义固不杀人”,然后抓住公输盘的这句话,据理指出,他为楚国造云梯用以攻宋“不可谓智”、“不可谓仁”、“不可谓忠”、“不可谓强”、“不可谓知类”。这五个“不可谓”,环环相扣,层层进逼,排比而出,形成强大的语势,全面批判了公输盘的行为,使公输盘所标榜的“义”失去根据,站不住脚。“公输盘服”,一个“服”字,表明了墨子的论辩有理有力,使公输盘无话可对。 从论辩技巧上看,墨子先诱使对方说出自己的观点,然后指出对方的行为与观点相悖谬,使之陷入自相矛盾之中而无法争辩,这充分体现了墨子的语言具体强大的逻辑力量,墨子具有高超的论辩技巧。 2.学情分析 本课授教的对象是七年级5班的学生,七(5)班是我校农民工子弟班,学习文言文的基础比较薄弱,因此在品读课文的过程中老师要求学生疏通文章大意,掌握重点字词的含义是十分必要的。对于课文的理解,概括故事情节对学生来说应该不难。学生理解的难点是课文的主体部分:墨子与公输盘的论辩。在这一环节中,通过朗读、讨论、交流等方式让学生活跃起来,“设圈套”、“激将”等墨子论辩方式的词语学生可能不容易说出来,这需要老师的引导,在师生互动中实现难点突破。课文的第一段是学生有可能忽略的部分,老师要引导学生关注这一段,深入理解墨子及其思想主张。本班的学生比较喜欢朗读,声音响亮有气势,但不会断句,有拖音的现象,朗读时情感也不够投入。在学生朗读时,老师应给予相应的指导,并且开展不同形式的朗读,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课时目标与环节贯通】 课时目标: 1.简要了解墨子。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掌握“说”、“义”、“固”、“类”等重点字词的含义,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2.通过品读关键词句,感受墨子高超的论辩技巧和“非攻”、“兼爱”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 通过品读关键词句,感受墨子高超的论辩技巧和“非攻”、“兼爱”的思想。 教学过程: 一、名言导入,引出课题 1.出示“兵圣”孙子的名言。 2.简介墨子及其思想。 设计说明:孙子认为“不战而屈人之兵”是战争的最高境界,这也是墨子想要达到的目的,以此导入墨子劝阻战争发生的故事,使学生初步感知墨子其人的了不起。对应目标1中“简要了解墨子”。 二、初读课文,概括情节 1.散读、个读课文,概括故事情节。 2.指导概括要点。 设计说明:初步感知课文,把握文章的大致意思,为下文学习奠定基础。对应目标1中“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和“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三、品读课文,理清思路 理清论辩思路,体会墨子的论辩技巧。 设计说明:墨子的主要说理方法是使对方自相矛盾,因此,要用引导学生看到公输盘说自己“义”是“矛”,公输盘所做之事不“义”是盾,墨子抓住了“义”这个关键,用了诱导、激将、排比、类比等方法,从多角度全面地反驳了公输盘,使之理屈词穷。理清墨子的论辩思路,可以更好地体会墨子论辩语言的严密逻辑,感受并学习墨子高超的论辩技巧。文言文教学中重要的疏通字词、积累文言词语放在内容品读中一起进行,避免枯燥。对应目标1中的“掌握说、义、固、类等重点字词的含义,目标2中的“通过品读关键词句,感受墨子高超的论辩技巧”。 四、拓展阅读,理解人物 1.感受墨子的人格力量及思想。 2.补充阅读,全面了解墨子其人。 设计说明:课文第一段虽行文十分简洁,却是墨子“兼爱”、“非攻”思想的具体体现,关注这段有助于全面把握人物及理解他的所作所为。《公输》原文还有两个情节:即墨子见楚王,以“窃疾”讽刺了楚王的贪婪;墨子以实力迫使楚王最终放弃攻宋。这两个情节的补充可以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加深对墨子这个人物的理解。对应目标2中的“通过品读关键词

文档评论(0)

158****727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