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 传 热;主要内容;重点难点;第一节 概述;;传热的基本方式; 物体各部分之间不发生相对位移,仅借分子、原子和自由电子等微观粒子的热运动而引起的热量传递称为热传导。;2.热对流; 流体流过固体表面时发生传热过程,即是热由流体传到固体表面(或反之)的过程,通常将它称为对流传热(又称为给热)。;3、热辐射;第二节 热传导;(一)热传导的基本概念;;;等温面的特点:
(1)等温面不能相交;
(2)沿等温面无热量传递。;3、温度梯度;(二)傅立叶定律; 傅立叶定律是热传导的基本定律,它指出:单位时间内传导的热量与温度梯度及垂直于热流方向的截面积成正比,即;
;n;λ表征物质导热能力的大小,是物质的物理性质之一,其值与物质的组成,结构、密度、温度及压强有关。由实验测得。
一般金属(固体)的导热系数非金属(固体)液体气体
表2-1 物质导热系数的数量级;
多数固体λ与温度的关系
λ=k0+k×t 单位:W/(m ?K)
k0 --0℃下的导热系数
k为经验常数。
对大多数金属材料,其k值为负值;对非金属材料则为正值。
;对于金属 固体t ↑ 、λ↓ (通过自由电子的运动)对于非金属 固体t ↑、 λ↑ (通过靠晶格结构的振动) 对于金属液体 t ↑、 λ↓ (通过靠晶格结构的振动)
对于非金属液体t ↑、λ略减小。对于气体 t ↑、 λ↑ (通过分子不规则热运动)
λ随压力变化不大。只有当系统的压力P满足200Mpa≤ P≤3kpa 时,λ随压力的降低而降低;
达到真空时λ约为0,保 温 瓶 夹 层 抽 真 空 就 是 此 道 理。;;; 式中Δt=t1-t2为导热的推动力(driving force),而R=b/λA则为导热的热阻(thermal resistance)。 ;将上式推而广之,则传递过程的普遍关系式为:?
过程传递速率=过程的推动力/过程的阻力。
(对传热,传质,动量传递“三传”均适用);例:某平壁厚度为0.37m,内表面温度t1为1650℃,外表面温度为300℃,平壁材料的导热系数λ=0.815+0.0076t(式中t的单位为℃,λ的单位为W/m · ℃ )。若将导热系数按常量(取平均导热系数)计算时,试求平壁的温度分布关系式和导热热通量。
;解:导热系数按照常量计算
平壁的平均温度为
tm= (t1+t2)/2=(1675+300)/2=975℃
平壁材料的平均导热系数为
λ m= 0.815+0.00076 ×975=1.556 W/(m · ℃)
由式可求得导热热通量为:
q= λ/b (t1-t2) = 1.556/0.37 *(1650-300) = 5677W/m 2
;如图所示:以三层平壁为例;第一层 ;; 思考:厚度相同的三层平壁传热,温度分布如图所示,哪一层热阻最大,说明各层?的大小排列。;影响因素:
接触材料的种类及硬度
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接触面的压紧力
空隙内的流体性质 ;例1:某冷库外壁内、外层砖壁厚均为12cm,中间夹层厚10cm,填以绝缘材料。砖墙的热导率为0.70w/m·k,绝缘材料的热导率为0.04w/m·k,墙外表面温度为10℃ ,内表面为-5℃ ,试计算进入冷库的热流密度及绝缘材料与砖墙的两接触面上的温度。
; 例1 解: 根据题意,已知t1=10℃,t4=-5℃,b1=b3=0.12m,b2=0.10m,λ1= λ3= 0.70w/m·k, λ2= 0.04w/m·k。;;;将上式分离变量积分并整理得 ;讨论:;(3)圆筒壁内的温度分布;; 多层圆筒壁的热传导计算,可参照多层平壁。 对于第一、二、三层圆筒壁有;根据各层温度差之和等于总温度差的原则,整理上三式可得 ;例1 内径为25.4mm,外径为50.8mm的不锈钢管,其热导率为21.63W/m·K。外包厚度为25.4mm的石棉保温层,其热导率为0.2423W/m·K。管的内壁面温度为538℃,保温层的外表面温度为37.8℃,计算钢管单位长度的热损失及管壁与保温层分界面的温度。;;例2 在一?60×3.5mm的钢管外层包有两层绝热材料,里层为40mm的氧化镁粉,平均导热系数λ=0.07W/m·℃,外层为20mm的石棉层,其平均导热系数λ=0.15W/m·℃。现用热电偶测得管内壁温度为500℃,最外层表面温度为80℃,管壁的导热系数λ=45W/m·℃。试求每米管长的热损失及两层保温层界面的温度。 ;保温层界面温度t3;3、保温层的临界直径;;对流传热概念
对流传热速率方程(牛顿冷却定律)
对流传热系数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