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_中西古典园林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高中美术_中西古典园林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西古典园林教学设计 (一)生活导入:略  (二)新授: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字,来了解“园林”的定位。 探究共享一:通过对颐和园和苏州园林平面图的对比,探究中国古典园林中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的异同之处。 1、不同的角度:规模、园址 、功能 2、相同的思想(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3、赏中国古典园林之美 探究共享二: 1、赏景,猜园林所属地——日本——枯山水 2、看图与中国进行对比,探究枯山水的特点: 具有明显的边界、人的不可参与性、讲究植物修剪、意境深远、 3、赏生活中的枯山水之影。 探究共享三: 意大利位于欧洲南部,三面环海的半岛国家,境内山地、丘陵丰富,河流众多。亚热带地中海气候,冬季温暖多雨,夏季凉爽少云,四季温度适中。观图:探究意大利“台地园”的特点。 探究共享四: 法国古典园林:①维贡府邸花园;②凡尔赛宫花园。 找出法国古典园林的图案式特点和驯服自然的表现。 (三)小结: 中 国--------“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日 本--------枯山水 意 大 利--------台地园 法 国--------驯服自然的图案式园林 (四)结合本节内容欣赏现代园林景观。(知识用于实践,用心发现身边之美) 中西古典园林 学情分析: 园林在同学们的印象中可能就是风景。即使有人曾经游览过园林,也大都停留在山水树石、花鸟虫鱼的观赏,即“自然”层面的愉悦,而忽略了园林所传达出的厚重的人文积淀。要引导学生将感性认识和理性感悟结合起来,体会它的艺术价值和人文价值。 中西古典园林 教是为了不教,现代教育要培养的是会学习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本节课我交给学生的学法有:自学讨论法、质疑法、学科渗透互助法、练习法、观察描述法、导学式小组合作法?? 1、自学讨论法:这是让学生真正掌握知识的一个很好的途径,在本节课中,我力求让学生多讨论、多辩证,多鼓励优秀学生提出不同见解,对于较简单的问题,多让后进生来回答,借此增强学生的信心。 2、置疑法:简单地说,就是让学生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自己给自己设置路障,再自己想办法去清除它。这样,极大地锻炼了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从而真正学会学习,通过自我探究与共享完成了本节课的目标。 中西古典园林 教材分析: 建筑、园林是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明显的生活化、实用化的特点。园林是建筑的补充和升华。和建筑相比,园林更侧重于精神愉悦和审美满足。“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哲学观,反映在造园艺术上就是“虽有人造,宛自天开”成为中国园林的最高境界;欧洲人则依照“人是万物的尺度”的传统理念,改造自然、驯化自然,于是出现了规整有序的、图案化的园林。本课通过中西园林的比较,不仅凸显了中西古典各自的特色,而且为我们提供了中西文化比较的很好的视点。 (一)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中西古典园林的经典作品,了解中西园林艺术的不同艺术风格及手法,并领会其中内涵的中西自然观的不同。提高对祖国优秀园林艺术传统的了解。 (二)教学重点 1、中西园林艺术的基本特点 2、中西园林艺术手法的基本区别 3、较深入了解中国园林艺术中宫廷园林与私家园林中的一、二件代表作品。 (三)教学难点 重点: 结合中西园林艺术的形式特点及造园观念,理解“天然图画”与“人力穿凿”的含义。提高对祖国优秀园林艺术传统的了解。 难点: 理解中西自然观的差异 中西古典园林 中西古典园林的艺术风格有什么根本差别? 1、理念差异;中西园林蕴涵了不同的造园思想。中国的自然式花园大都认为受老庄哲学影响。西方造园艺术的发展轨迹,虽然其风格是多变的,但总体风格一直是规则几何型,崇尚理性主义,以形式的先验的和谐为美的本质;这是西方古典园林的主流,表现了以人为中心、以人力胜自然的思想理念。 2、审美差异;中国古典园林,是把自然的和人造的山水以及植物、建;追求诗画意境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理念中最基本的组成;西方园林艺术与中国园林艺术迥然不同;欧洲人自古以来的思维习惯就倾向于探究事物的内在。“决定美和典雅的是比例,必须用数学的方法把它制订成永恒的、稳定的规则”,是西方造园艺术的最高审美标准。 中西古典园林 课后反思: 这堂课超出原先设计,学生自由讨论,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精彩的发言出乎我的意料,让我惊喜不已,我看到了学生潜能的如花绽放,看到了学生思维的激情点燃。是的,孩子不是“知识的容器”,学生是具有独立人格、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能够自主发展的学习主体。教师要“无限相信学生的潜能”。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强调让学生处在一种无拘无束,自由畅达的空间,尽情地“自由表达”和“自由参与”。教师应当营造一定的让学生得到充分施展才华、放飞自由心灵的空间。新课程改革倡导的教师角色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习活动的参与者;由传统的教学支配者、控制者转变为学习

文档评论(0)

ehuan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505200300001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