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
纲要
病例介绍
低血压的相关基本知识
低血压的发生原因分析
低血压的临床表现
处理措施及预防方法
总结
病例介绍
患者,陈荷琴,女,60y,于2007年开始在我院行血透治疗。治疗过程中血压基本平稳,透析中无不适主诉,透析以来,体重增长平稳,不超过2公斤。
概述
透析相关性低血压(IDH)是血液透析过程中常见并发症之一,可影响透析治疗的顺利进行,降低透析效果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如何预防、尽早发现和及时处理症状性低血压对维持透析治疗,提高透析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诊断标准
与透析前血压相比平均动脉压下降
30 mmHg或收缩压降至90 mmHg以下。
发病原因
(1)有效血容量的减少
透析开始时需一定量的血液灌满透析器及管道;
透析过程中超滤脱水过急过多;
透析过程中尿素氮等代谢废物的排出。
(2)低钠透析液
透析液中钠浓度降低(<135 mmol/L),血浆渗透压下降,引起血管内水分向细胞内移动,使有效血容量减少。
(3)温度过高
过高的透析温度(超过38℃)可使中心血温增高,皮肤、肌肉与血管反射性扩张,容量血管大量开放,外周阻力下降引起低血压。
(4)失血
大手术后失血过多或有出血倾向的,
如痔疮出血、妇女月经期间月经量过多;
透析过程中管道、穿刺针的脱落,大
量出血。
(5)药物的影响
患者透析前自服降压药,透析过程中
降压药发生效应;
患者透析过程中血压偏高,烦躁而使用镇静剂,导致低氧血症。
(6)进餐
胃肠道分泌大量消化液、内脏血流增加, 导致有效血容量不足。
(7)醋酸盐的毒性作用
醋酸盐对末梢血管有扩张作用,降低周围血管阻力。抑制心肌收缩力,使心输出量减少而引起低血压。
(8)透析器的生物相容性差
可能是由于生物相容性差的透析膜
接触血液后通过产生肿瘤坏死因子及白介素而提高内皮细胞一氧化氮合成酶的活性,引起全身血管的扩张而使血压下降。
(9)伴发其他疾病
如:器质性心脏病、糖尿病、 腹水、低蛋白血症、贫血等,也是造成透析性低血压的原因。
2022-6-10
15
可编辑
低血压观察方法
每小时测血压1次,必要时每15 min
或30 min测血压1次;观察患者有无出现
头昏、出冷汗、打哈欠、抽筋、腹痛、嗜睡、肌肉痉挛等症状。
处理措施
出现无症状性低血压时,密切观察生
命体征,降低血流量,降低超滤率,取头
低臀高位,吸氧,无效者静滴高渗溶液。
出现症状时,除上述处理措施外,泵
前快速输入高渗溶液。效果仍不佳时遵医
嘱给予升压药,必要时立即结束透析 。
预防及护理对策
1 控制脱水速度和脱水量
确定合适的干体重,并嘱患者控制
透析间期的体重增加幅度不要超过干体
重的5%,是预防低血压的关键。
2 改变透析的模式
对老年人、心血管不稳定的、经常发
生低血压的患者,采用增加透析次数,序
贯透析,血液滤过,高钠透析。
3 低温透析
设置在35 ℃~36.5 ℃的低温透析,可防止热应激引起的不良反应,增加心排血量,保证透析顺利进行。
4 纠正贫血、低蛋白血症、改善心功能
积极补充促红细胞生成素和造血原料,血透患者蛋白质摄入量应为1.2g/(kg.d)。心血管功能较差的患者注意监护心功能,及时纠正心力衰竭,慎用血管扩张剂。
5 选用生物相容性好的透析器
患者对铜仿膜透析器或某些透析器
产生过敏反应,或者对环氧乙烷消毒剂
过敏,应选用γ射线消毒的透析器。
6 做好健康教育
制订健康教育计划,提高患者执行医
嘱的依从性。嘱低血压患者控制透析间期体重增长幅度;透析中尽量不进食;透析前不服降压药。
7 透析护士应有高度的责任心,勤巡视, 多观察,多巡问,准确的做好记录,避免低血压的发 生。
参考文献
[1]丁虹.血液透析低血压的发生机制[J].医学综述,2000,6(2):9193.
[2]王质刚.血液净化学[M].第2版.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3]周福德,蔡红梅,王梅.血液透析患者血容量监测的意义[J]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2001,10(6):528531.
[4] 赵学伟,王亮等.低温透析对血液透析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