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经韶山至娄底公路道林互通滑坡处治说明书.docxVIP

长沙经韶山至娄底公路道林互通滑坡处治说明书.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滑坡方向 CK0+380-CK0+438.257 (=AK0+000) -AK0+080 右滑 坡处治工程说明 一、 更改原因: 长韶娄高速公路 3 合同段的道林互通(交点桩号为K16+419) CK0+380- CK0+438.257 (=AK0+000) -AK0+080 路段(也即道林互通的 C 匝道接 A 匝道处)右 侧路堑山体,由 2011 年 9 月开始开挖,进入 2012 年 4 月,雨水渐多,持续时间 长,开挖过程中不断出现边坡变形垮塌,垮塌面由最初的局部逐渐向纵深与横向扩 大发展,形成大规模的滑塌,至今年 6 月,可以看见边坡体沿已开挖揭露的泥岩面 挤出性剪出的滑坡迹象,严重垮塌边界也崩退到距离原路堑开挖坡口约 20 余米。 2012 年 8 月中旬,施工方发现,在路堑边坡之上的自然山坡上见到一处错台裂 缝,此时施工开挖的最下级切方面高程约 101m,要达到路基设计标高尚需下切深 约 8m。 2012 年 8 月 18 日各方现场调查,判断该山体边坡已形成整体性滑塌,需要 处治。 2012 年 8 月 23 日业主、设计与致力地质公司再次到现场联合调研,进一步 确认了该边坡已形成中层滑坡的共识,并有进一步发展为牵引式滑坡的趋势。 2012 年 9 月 18 日,在现滑坡壁后约 18m 地带,又发现有新的牵引裂缝产生,当时观测 缝宽仅 2-3mm,可见长度仅 3m,说明滑坡仍在活动中,若不马上处治,有可能继续 蠕变变形,在下个雨季来临时引起更大的牵引式山体滑坡。为解决以上问题,做此 变更设计。 滑坡全貌见下图。 路线走向 二、 更改内容: 本次变更影响范围为 CK0+380-CK0+438.257 (=AK0+000) -AK0+080 段路基右 侧,具体内容如下: 1、取消该路段原有的间距较大的方格锚杆骨架护坡,改为间距较小的格构锚 杆加固(详见设计图纸)。 2、坡顶部分削方减载,然后设置山坡挡土墙支挡上部山体(详见横断面设计 图)。 3、维持原有截水沟设计,另增设一条截水沟(详见平面设计图)。 4、封堵废旧采煤坑洞,回填当地村民开挖的采石挖掘坑,回填地质钻孔开挖 的泥浆坑,理顺山体坡度,使坡体上不产生积水下渗区域,保证降雨能够自然漫 流。 5、由此滑坡处治设计变更引起的路基土石方、防护工程数量的变化。 三、 设计综述 1、工程地质情况 ①岩土组成 场区原始地层由上至下主要为:上覆第四系覆盖层为坡残积(局部崩积)粉 质粘土;其下伏基岩为石炭系下统大塘组测水段(C1d2)泥岩与钙泥质砂岩、石英 砂岩互层、白云岩组成。。以下将其由新到老顺序,野外特征描述如下: 第四系全新统(Qh) (1)滑坡堆积层含砾粉质黏土(Qhdel)①:色杂,系路堑上边坡本次滑坡 产生后滑坡体范围内的岩土层,主要由原始边坡上的粉质黏土、灰白色泥岩以及风 化较强烈的砂岩组成,由于滑移变形量的差异,该层内部呈现较多的裂缝,整体结 构被破坏扰动,尤其是其底部滑带位置,含水量相对相高,结构破坏更显著,一般 呈可塑状态,滑带处呈可塑~软塑状态。 第四系更新统坡残积(Qpdl+el) (2)粉质粘土②:褐红~褐黄色,夹灰白色蠕虫状,一般稍湿、硬塑状态, 局部含有少量砂岩风化岩块,在山坡上常见大型块石(块径一般 1-2m)出露其表 或夹于其间。场区均有分布,最大揭露厚度 12m。 石炭系下统大唐组测水段(C1d2): 泥岩与砂岩互层:其中该层以泥岩为主,砂岩与泥岩互层状产出或呈夹层与 透镜体产出,局部夹硅质白云岩。 (3)砂岩④:灰白色、浅黄色,少数浅灰色,风化后呈褐黄、黄褐色,分为 钙质、石英质、泥质砂岩亚层,细粒砂质或砂泥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与泥岩互 层,单层厚度变化较大。 (4)泥岩⑤:主要呈灰白色、褐色,本次取样进行岩矿薄片鉴定分析,其中 高岭土含量近 80%,次为蒙脱石,含量 12~14%,伊利石含量 3%稍多,其余为 石英,泥质结构,薄层~中厚层构造。与砂岩互层,单层厚度变化较大,局部很 薄,根据风化程度分为强、中风化两带。 (5)硅质白云岩⑤:灰白色、浅灰色,中风化,主要矿物成分为白云石,次 为石英,细晶结构,中厚层状构造,溶蚀裂隙发育,局部裂隙面发育蜂窝状小溶 孔,溶蚀面呈凹槽状,岩质较硬,岩芯以柱状为主,局部少量块状,岩石浅表发育 溶沟、溶槽,深部位置局部发育粘土全充填溶洞。该层在滑坡区域零星分布,揭露 最大视厚度 11.30m。 ②地质构造 滑坡区域处在桃花岭压性断裂带产生的次生断裂带内,岩层总体为单斜构 造,岩层产状为 120°∠15°,受构造影响,场区地层岩石破碎,较硬岩石多被切 割为大块状、块状,软岩中岩层挤压褶曲、揉皱较为明显,岩层产状局部变化,较 为紊乱,岩体节理裂隙发育,其中以走向 260°、

文档评论(0)

墨臻网络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6027046000022
认证主体苏州墨臻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江苏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320506MA26CPT988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