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会计学
1
电厂污染物排放
二、CO2的排放(一)
CO2主要是由于燃煤中含有碳(C)成分,煤在燃烧过程中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
C+O2→CO2
第1页/共15页
二、CO2的排放(二)
温室效应
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现代化工业社会燃烧过多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这些燃料燃烧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造成的。二氧化碳气体具有吸热和隔热的功能。它在大气中增多的结果是形成一种无形的玻璃罩,使太阳辐射到地球上的热量无法向外层空间发散,其结果是地球表面变热起来。因此,二氧化碳也被称为温室气体。
第2页/共15页
全球CO2浓度的变化
1750年(工业化前):280ppm;如按目前增长的速度,到2100年二氧化碳含量将增加到550ppm,几乎增加一倍,全球气温将升高3 ℃~5 ℃,两极地区可能升高10 ℃,气候将明显变暖。
第3页/共15页
IEA根据荷兰环境署的报告说:中国2009年已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CO2排放大国
中国
6.2 Gt CO2
美国
5.75 Gt CO2
世界其它地区
16.25 Gt CO2
第4页/共15页
二、CO2的排放(三)
针对“温室效应”我们应如何让应对?
人们尽量节约用电(因为发电烧煤),少开汽车;
植树造林、保护绿色植物,使它们多吸收二氧化碳;
发展低碳经济;
发展超临界/超超临界发电技术。
两种说法是否存在矛盾?
第5页/共15页
水在加热过程中存在一个状态点——临界点;
低于临界点压力(亚临界),水和水蒸汽共存的状态;
压力在临界压力或临界压力(超临界或超超临界)以上时,水在加热的过程中直接从水转变为蒸汽;
临界点的主要影响参数是压力,水的临界点压力为22.115MPa。
临界点定义
第6页/共15页
不同蒸汽参数机组的性能比较
机组类型
亚临界
600MWe
超临界
2×600MWe
超超临界
1000MWe
蒸汽参数
16.7MPa/
538/538oC
24.5MPa/
538/566oC
24.5MPa/
566/566oC
27.5MPa/
600/600oC
净效率 (LHV)
(%)
39
42.91
43.63
45.01
标准煤耗
(gce/kwh)
315
286
282
272.9
煤耗的降低
(gce/kwh)
基数
29
33
42
第7页/共15页
-35% CO2
今天的超超临界
今天的世界平均
- 42%
720oC的超超临界
超临界/超超临界技术对CO2减排的意义 单位发电量的CO2 排放值和供电效率的关系
第8页/共15页
600MW超临界CFB锅炉
2011年7月12日,国家发改委以“发改能源[2011]1447号”文正式正式核准了四川白马60万千瓦循环流化床机组示范工程开工建设。
第9页/共15页
三、SO2的排放(一)
SO2主要是由于燃煤中含有硫(S)成分,煤在燃烧过程中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
S+O2→SO2
第10页/共15页
三、SO2的排放(二)
循环流化床锅炉可实现炉内脱硫:
向炉内加入石灰石,主要成分是CaCO3, CaCO3在高温作用下被煅烧生成CaO,反应式:
CaCO3 == CaO + O2
CaO与SO2在炉内发生脱硫反应:
CaO + SO2 + 1/2 O2==CaSO4
脱硫率达90%;
炉膛温度为最佳脱硫反应温度850~870℃。
第11页/共15页
四、NOX的排放
燃煤NOX的主要来源:
燃料型:挥发分中的有机氮、固定碳中的碳基氮被氧化.
氧化性气氛中容易生成;
热力型:空气中的氮在高温下被氧化。
高温下容易生成(1300~1600℃)。
在流化床床温条件下(850~950℃),热力型NOX排放总量很小,主要是燃料型NOX。
白马300MW CFB锅炉机组NOX排放量≤90mg/Nm3。
第12页/共15页
五、结论
循环流化床发电技术可以从根本上减排SO2和NOX,实现了洁净燃烧。
在气候变化、全球变暖的大形势下,燃煤火电必需要走低CO2排放的道路。大力发展超临界/超临界CFB和煤与生物质混烧是CFB技术今后发展的重要方向;
要为低碳能源的时代做准备,以超临界/超超临界CFB为基础,就要重视CO2接近零排放技术的开发,如富氧燃烧(OxyFuel) CFB.
第13页/共15页
谢 谢!
第14页/共15页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