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明清篆刻大家苏宣和他的艺术特点
苏宣(1553~1626后),明代著名篆刻家,明代五大家之一。字尔宣,一字啸民,号泗水,朗公,新安(治今安徽 歙县)人,这就是苏宣的风格流派为什么叫“泗水派”原因,这与何震的“雪渔派”来历一样,都是这个流派印风创始人的号。苏宣生于153年,大致卒于1626年,没有资料证实他最后是哪一年去世的。据说苏宣是苏秦的后人,因此,他有一方汉白文印式的印章:“汉留侯裔”,他很显然以此为荣。师从 文彭学习书法刻印。缥缃旧业,残碑断碣,无所不窥。所至问奇字者履相错。从此,他直接取法汉印,先后临摹仿刻汉印近千方。又潜心文字结构。最后形成了雄浑朴健的风格,开创了泗水派篆刻,与 文彭、 何震齐名于印坛。苏宣曾将自刻的印章于万历四十五年(1617)辑成《苏氏印略》,手印作537方,较全面地反映了自己一生刻印的成就,俞恩烨、姚士慎等为该书作序。苏宣非 常善于变化作品的形式,满白、细朱、古玺、虫书、缪篆、籀书无所不为,无所不精;布局平中寓奇,险中带稳,于完整中求韵味;刀法冲切兼用,生涩苍莽,独树一帜。他的印风对后世 程邃, 丁敬、 邓石如等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其印章遍海内,登门求教者甚众。 董其昌、 陈继儒、孙克弘等人用印多出其手。
苏宣所处的位置,有的流派表里将他列为何震流派之下,有的则直接把他列在文彭之下,独自成派别,出现这样的情况,跟苏宣的篆刻经历相关。
苏宣是款县(今属安徽)人,看生年就能知道,他比何震小18岁,基本上是一代人的年龄差,据说他年轻时因为要报家仇杀了人,他最初的印章的猛利风格是有性格上的联系的,于是东躲西藏,在长江淮河流域转生活,混居居,这一段时间也是他游历江湖,遍观名迹碑碣的时间段,事平后,苏宣以才学品性兼善,得拜文彭为师,何震则在一旁既师兄又是老师得拜名师,又兼何震在侧,苏宣刻印学习更加刻苦。
据说苏宣临刻汉印上千方。当然,这也与他所处的时代有关系,因为那个时候,正是收藏家和出版商们出版出售集古印谱的时代,找来一本好印谱从头至尾的墓刻,这对于早些年是不现实的,因为还没有像样的印谱。但对于苏宣来说,他有幸生活在《顾氏集古印谱》印行的年代,他有这个物质条件逐方临,再加上苏宣个人品德操行很受当时人赞许,因此社会名流都愿意跟他交往,像编印《集古印谱》的顾从德、项元等大收藏家们的篆刻苏宣都有条件亲眼去观摩,苏宣得以尽观“秦汉以下八代印章”
苏宣成为大家这些因素是很重要的:第一,文彭良师“以六书之学,用精其传”认真教授;第二,一代篆刻大师何震做为益友在身旁随时指点;第三,苏宣有遍观天下印章的眼界;第四,苏宣曾经游历江湖,“残碑断碣,无所不窥”的知识面,传说上门来向苏宣求问“篆”字的人“履相错”,就是大家不认识的篆字,都来找苏宣问,把苏宣当字典查,前面的人刚走,后面的人就来了,鞋跟接鞋跟。第五,苏宣自己曾练汉印上千方,练出一手好刀功,好的篆法认识。综合以上因素,苏宣很快成为与文、何三足鼎立的一代篆刻大家。
最重要的是,苏宣不仅善于临墓,而且善于创新,他在前期学习何震的猛利风格之后,时时出新,印风多变,时出新意,最后归于浑朴典雅。周亮工在《印人传。书沈石民印章前》认为:“印章汉以下推文国博(即文彭)为正灯矣,近人惟参些一灯。以猛利参者何雪渔(何震),到苏泗水(苏宣)而猛利尽矣。”凡开宗立派的大家,必然是有所创造者,苏宣自己有印谱《印略》传世,他在《印略》自序中说:“世不相沿,人自为政。如诗非不法魏晋也。而非复魏晋;书非不法锺、王也,而非复锺、王。如于摹拟,终于变化。变者愈变,化者愈化,而所谓摹拟者逾工巧焉”这是苏宣典型的创作原理,也基本上是所有艺术创作的理论原则,从墓古到创造,师古不泥,泥古是死,变化能活。如果只知道临墓,就算临到极致,那出来的也就是照相机的效果,并不能使苏宣成为大家。但苏宣不是这样,他除了临墓,更注重变化。
苏宣的探索是多方面的,他把自刻的印章于万历四十五年辑成《苏氏印略》,共有印章537方,我们看他的作品有接近鸟虫风格古文印风。
总之,在苏宣的刀下,各种风格的印章面貌都有出现,他在探索出新方面不遗余力。与文、何相比较:文彭的篆刻是朴素的秦汉风格如“文彭之印”,何震的篆刻在文彭之外又加猛利之态如“云中白鹤”,而苏宣则是“猛利尽矣”,复归于平和,他这种平和是经过文人雕琢和处理的平和,既远追秦汉,又书卷气充溢如“陈继儒印”。后世大部分文人篆刻印章格式在苏宣这里基本全部出现了,因此我们说苏宣的地位可以说是与文、何鼎立的是有理由的。
- 论文、工程建模、有限元仿真、实验检测 + 关注
-
实名认证服务提供商
高校课程论文、函授、自考本、大专、本科论文,指导。 CAD、SOLIIWORKS工程建模。 ABAQUS、ROMAX有限元仿真模拟。(可进行工作站仿真模型跑数据)金相显微镜观测、红外显微镜观测、残余应力检测、轴承疲劳寿命实验、MTM摩擦磨损实验等检测和试验。 本人发表多篇SCI、EI、中文核心论文,授权多项专利。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