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玉台新咏宫体诗和闺怨诗女性书写之异(行业资料).docVIP

论玉台新咏宫体诗和闺怨诗女性书写之异(行业资料).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玉台新咏宫体诗和闺怨诗女性书写之异(行业资料) 文档信息 : 文档作为关于“行业资料”中“文学资料”的参考范文,为解决如何写好实用应用文、正确编写文案格式、内容素材摘取等相关工作提供支持。正文6301字,doc格式,可编辑。质优实惠,欢迎下载! 目录 TOC \o 1-9 \h \z \u 目录 1 正文 1 文1:论玉台新咏宫体诗和闺怨诗女性书写之异 1 一、《玉台新咏》闺怨诗重“情” 2 二、《玉台新咏》宫体诗重“态” 4 (一)妻子之“态” 4 (二)美人之“态” 5 三、结语 6 文2:美国华裔女性书写 6 1 汤亭亭及其文学创作 7 2 《女勇士》中的典型女性形象 7 参考文摘引言: 9 原创性声明(模板) 10 文章致谢(模板) 10 正文 论玉台新咏宫体诗和闺怨诗女性书写之异(行业资料) 文1:论玉台新咏宫体诗和闺怨诗女性书写之异 关于《玉台新咏》,向来的论者多关注其收录的宫体诗,并对其情调的浅陋乃至庸俗、风俗的单一化等多有指摘。事实上,《玉台新咏》中除了宫体诗之外,尚有不少闺怨诗。如《古诗为焦仲卿妻作》、秦嘉夫妇的赠答诗、繁钦《定情诗》、杨方《合欢诗》等,这些都是《文选》所遗漏的。清人许梿说:“是书所录为梁以前诗凡五言八卷,七言一卷,五言二韵一卷。虽皆绮丽之作,尚不失温柔敦厚之旨。未可概以淫艳斥之。或以为选录多闺阁之诗,则是未睹本书,而妄为拟议者矣。”[1]诚哉斯言!本文注意到,《玉台新咏》的宫体诗和闺怨诗虽然大多是以女性及其情感书写为核心,但其视角有比较大的区别,因此尝试为一粗浅之论,以就教于方家。 一、《玉台新咏》闺怨诗重“情” 如前文所述,《玉台新咏》可以说大致包含了两个方面的诗歌,即闺怨诗和宫体诗,二者都是以女性为表现中心,也都写夫妻情感,但具体视角存在很大差异。 刘宋时代的汤惠休有《怨诗行》。诗云: 明月照高楼,含君千里光。巷中情思满,断绝孤妾肠。悲风荡惟帐,瑶翠坐自伤。妾心依天末,思与浮云长。啸歌视秋草,幽叶岂再杨。暮兰不待岁,离华能几芳。愿作张女引,流悲绕君堂。君堂严且秘,绝调徒飞扬。 本诗抒写闺情,从意绪上看,是承曹植《七哀》诗而下。《七哀》首句为“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暗示了月夜思人的主题,汤诗亦如此。不过,除了相思之外,《怨诗行》还表现了一个重要的情感倾向,那就是思妇对丈夫的依附性。“妾心依天末”一句,将丈夫比做“天”,而直言自己依赖这“天”。以夫为天,从哲学观念上说,源自《易经》时代阴阳参配的思想,阳为乾,配天,象征男子,女为坤,配地,象征女子。从人情伦理言之,则在汉代班昭的《女戒》中首次获得清晰的表述:“夫妇之道,参配阴阳,通达神明,信天地之弘义,人伦之大节也”;“夫者天也。天固不可逃,夫固不可离也。行违神祇,天则罚之;礼义有愆,夫则薄之。故《女宪》曰:‘得意一人,是谓永毕;失意一人,是谓永讫。’”[2]当这种观念彰显在文学作品中,比较早的有汉末的《古诗十九首·冉冉孤竹生》,其诗歌云:“与君为新婚,菟丝附女萝。” 女萝即松萝,这里比喻丈夫;菟丝是一种柔弱的藤蔓植物,常常依附松萝而生。诗中的女子以自己为菟丝,以丈夫为松萝,以二者的缠绕比喻自己对丈夫的依赖和依恋。《怨诗行》虽然没有依《冉冉孤竹生》,以比兴笔法言情,但二者的意思却是一致的。除此之外,两诗相同的地方还在于篇末的深情呼唤。《冉冉孤竹生》云“伤彼蕙兰花,含英扬光辉。过时而不采,将随秋草萎”,表达了热情期盼丈夫早日来接自己以共度青春时光的期待。而《怨诗行》也有类似之句:“啸歌视秋草,幽叶岂再杨。暮兰不待岁,离华能几芳。”这也是借春花芳草即将枯萎来写时不我待的感伤,并渴望与情人能在最美好的年华长相厮守。总之,《怨诗行》化用古意,写出了妻子对丈夫坚贞、热烈的爱,而且这种热情的呼唤似乎没有轻佻和虚假,而是纯正厚实、温馨美丽。 对于丈夫离家远别,表达纯纯的相思是妻子共有的情怀。王融《古意》其一:“容入朝境,思泪点春衣。”[3]江淹《征怨》:“独枕凋云鬓,孤灯捐玉颜。”[3]而如果丈夫当归不归,“一去十三年,无复好音信”(萧纲《生别离》),妻子虽有怨恨,但很多时候这怨恨还是化做质朴的祈祷和深沉的爱,如《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的“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或者更早的《诗经》中的“君子于役,苟无饥渴”。而在南北朝时期的诗歌中,这种真诚质朴爱意通常会落实到更具体的行动上去,比如为丈夫制衣。“白露怆单衣,秋风息困扇”,天气凉了,妻子担心穿着单衣的丈夫受寒,赶紧为他缝制新衣。《玉台新咏》所收柳恽《捣衣》、王微《杂诗》、谢朓《秋夜》等,都写到这种场景。伴着深夜的此起彼伏的捣衣声和或深或浅的针脚,妻子对丈夫的怨恨不见了,唯有浓浓的爱意随明月传颂至今。 妻子对丈夫的这种铭

文档评论(0)

szbalala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深圳市巴啦啦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广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40300MA5FCP2R75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