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水浒传的人物刻划艺术(文史论文)
目录
TOC \o 1-9 \h \z \u 目录 1
正文 1
文1:水浒传的人物刻划艺术 1
一、描述了人物性格生成的特定环境以及发展变化过程。 2
二、通过对比烘托描写,揭示人物的个性特征。 3
(一)同一类情节的对比。 3
(二)同一类人物的对比。 4
三、描述了人物性格的多面性和复杂性。 5
文2:论水浒传的人物塑造艺术 6
一、基于粗犷勾勒手笔,突出人物性格的复杂特点 7
二、基于对比衬托艺术,衬托人物性格品质特性 7
三、基于环境渲染艺术,启发读者对人物形象的思考 8
四、基于人物思想寄托,展示草莽英雄的文化心理 8
参考文摘引言: 9
原创性声明(模板) 9
文章致谢(模板) 9
正文
水浒传的人物刻划艺术(文史论文)
文1:水浒传的人物刻划艺术
《水浒传》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英雄传奇小说,记述了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条好汉,出于对现实的不满和反抗而聚义梁山,后被朝廷招安,遭奸人谋害的经过。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水浒传》突破了《三国演义》人物性格的理想化、特征化和类型化的局限,向现实化、平凡化和个性化过渡,从而塑造了一批个性鲜明、真实的英雄人物群像。正如刘上生先生所说:“《水浒传》是一个由特征化向个性化进步的时期,它还带着过渡时期的若干特点,但又是人物个性化取得初步成就的时期。”(《中国古代小说艺术史》)具体来说,《水浒传》的人物刻划艺术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描述了人物性格生成的特定环境以及发展变化过程。
金圣叹认为:“(《水浒传》)乃开书未写一百八人,而先写高俅者……则是乱自上作也。”(贯华堂本第一回总评)北宋末年政治黑暗、奸臣当道、人心思变的社会现实,是《水浒传》人物性格形成和发展的一个大环境、大背景,也是水浒英雄们被逼上梁山、走上反抗道路的根本原因。
另外,人物所处的不同阶层和家庭出身,以及不同的经历和遭遇,也深刻影响着他们性格的形成和发展。
首先,《水浒传》中的主要人物,上自高级军官、地主和商人,下至渔民、猎人和普通市民,他们的思想感情、行为举止以及穿衣打扮,无不带有其所处阶层的特点。林冲是北宋三十万禁军教头,是个中层军官,有一定的社会地位,生活优越,这是他软弱、妥协和忍耐性格形成的环境基础。而鲁智深、李逵等人,是下层军官或狱吏,收入微薄,生活清苦,出入于市井之间,他们对社会政治的腐败和官场的黑暗有透彻了解,又能切身体会老百姓所受的压迫和生活的艰难,这又是他们那种嫉恶如仇、赋予反抗性格形成的原因。
其次,《水浒传》还展示了人物性格形成和变化的过程。《三国演义》人物的性格出场定型,从始至终发展变化不大,人物性格比较单一、稳定,具有平面化、静止化的特点。而《水浒传》中的主要人物,如宋江、林冲、武松以及鲁智深等等,他们的思想性格则随着人物遭遇和经历的不同,或多或少有所变化,有些人的性格甚至有质的飞跃。譬如,作为中层军官的林冲,武功高强,生活优越,所以刚出场的时候,林冲性格的主导面是安于现状、能忍则忍。他的妻子被高衙内调戏,他忍了,这是林冲第一次忍耐。林冲的这次忍耐,折射出封建社会一个普遍的社会现实——权力对人的压迫。权力,就像一把利剑,高悬在每一个人的头上,即使像林冲这样一个地位较高的军官,对权力也是心存畏惧,更何况是普通百姓。被流放沧州时,高俅派人在途中杀他,他又忍了。看守沧州草料场,高太尉的心腹陆谦,想要烧死林冲,这时候的林冲才知道自己已经没有退路,才奋起反抗,杀掉陆谦后上了梁山。林冲被逼上梁山的经过,集中体现了他性格的发展变化过程:从安于现状,到妥协忍耐,最后奋起反抗。而他性格的发展变化,又与他所处的环境和人生遭际息息相关。
所以,《水浒传》就是通过表现人物性格形成的环境和过程,来塑造这些个性鲜明而又真实的人物形象。而《水浒传》的这种写法,明显受到司马迁所开创的纪传体文学的影响。
二、通过对比烘托描写,揭示人物的个性特征。
对比烘托手法,是我国古典小说最重要的创作方法之一。与《水浒传》大约产生于同一时期的《三国演义》,为了突出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或为了区别同一类性格特征的人物,经常用到对比烘托手法。《水浒传》也是如此,《水浒传》在塑造人物形象的时候,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对比性描写:
(一)同一类情节的对比。
譬如,《水浒传》有不少杀淫妇的情节描写。比较典型的有三次:一是武松杀潘金莲;二是宋江杀阎婆惜;三是石秀调拨杨雄杀潘巧云。同样是杀淫妇,但是从三个人杀淫妇的目的和手段的不同,我们可以看出他们不同的性格特征。
武松是为了亲情,为了给哥哥报仇而杀了潘金莲。武松在得知哥哥被西门庆和潘金莲谋害后,不是立即杀人报仇,而是首先寻找哥哥被害的线索,然后到阳谷县衙去告状。可是,因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