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2 年下半年经济展望及投资策略报告
中美利率趋势存异
Innovation as key: “Small
Innovation as key:
“Small giants” to conquer big goals Innovation as key:
“Small giants” to 1
2022 年 7 月 5 日
目录
2022 年下半年全球经济展望
4
2022 年下半年中国经济展望
7
2022 年下半年投资策略
12
香港 IPO 市场
20
中国银行业 - 正面
23
中国房地产业 - 正面
27
中国互联网媒体与消费商务业- 正面
33
中国消费行业 - 正面
35
中国教育业 - 中性
39
中国电信业 - 正面
41
于 2022 年 7 月 5 日发布
另有指明外,数据截至 2022 年 6 月 27 日
2
全球
全球/中国经济展望
2022 年下半年全球经济展望
经济师姚少华
受益于全球疫情明显消退以及经济重启,特别是服务业重获动力,全球经济在今年上半年稳步扩张。随着经济重启,今年年初以来主要国家失业率稳步下降,特别是服务业就业大幅向好
自今年年初以来,由于全球需求反弹、某些行业供应链中断,特别是俄乌冲突进一步推高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全球通胀显著上升
展望未来,有见于通胀急升、利率上升以及俄乌冲突,我们预期今年下半年全球经济增速或放缓。滞胀风险上升令全球经济前景蒙上了阴影
我们预期 2022 年美国、中国、欧元区、日本及英国的经济分别增长 2.5%,4.5%,2.5%,1.8%,及 3.6%,相比而言,上述国家在 2021 年经济分别增长 5.7%,8.1%,5.4%,1.7%及 7.4%
全球经济在今年上半年稳步增长
受益于全球疫情明显消退以及经济重启,特别是服务业重获动力,全球经济在今年上半年稳步扩张。如图 1 所示,JP Morgan 全球制造业 PMI 和服务业 PMI 指数在今年前五个月保持平稳并高于 50 临界点,显示全球经济稳步扩张。尽管今年上半年发生俄乌冲突以及中国因疫情在某些城市进行了静默管理,但全球贸易活动整体上保持稳定增长。虽然 WTO 公布的最新商品贸易晴雨表指数下跌至 99.0,略低于该指数的荣枯线 100,但最新的服务贸易晴雨表指数反弹至 105.5,远高于荣枯线 100。绝大多数商品贸易晴雨表分项指数接近或高于荣枯线 100,例如出口订单指数达到了 101.2。
图 1: JP Morgan 全球 PMI 指数(%)
JP M
JP Morgan全球制造业PMI
JP Morgan全球综合PMI
JP Morgan全球服务业PMI
55.0
50.0
45.0
40.0
06/20 08/20 10/20 12/20 02/21 04/21 06/21 08/21 10/21 12/21 02/22 04/22
来源: 彭博、农银国际证券
与去年第 4 季相比,全球主要经济体在今年第 1 季 GDP 增速表现不一。今年首季美国、中国、欧元区、日本及英国的经济同比增速分别为 3.5%1、4.8%、5.4%、0.4%及 8.7%,而去年第 4 季分别为 5.5%、4.0%、 4.7%、0.4%及 6.6%(图 2)。随着经济重启,今年年初以来主要国家失业率稳步下降,特别是服务业就业大幅向好。
图 2: 全球主要经济体 GDP 增长(%)
实质 GDP 按年增长
2021 年
2021 年第 4 季
2022 年首季
美国
5.7
5.5
3.5
中国
8.1
4.0
4.8
欧元区
5.4
4.7
5.4
日本
1.7
0.4
0.4
英国
7.4
6.6
8.7
来源: 彭博、农银国际证券
自今年年初以来,由于全球需求反弹、某些行业供应链中断,特别是俄乌冲突进一步推高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全球通胀显著上升。根据世界银行的预测,2022 年布兰特油价或上涨约 42.0%至每桶 100 美元,而非能源大宗商品价格预计将上涨约 17.9%。虽然食品和能源的大幅攀升推高了整体 CPI,但撇除食品及能源价格外的全球核心通胀在今年上半年亦明显上升。房租、燃料、交通以及家具行业的通胀均显著升温。尽管发展中国家的整体工资压力仍维持温和,但由于劳动力市场供小于求,部分发达国家面临工资压力明显上升。
由于通胀大幅攀升,除中国人民银行和日本央行外,全球主要央行自今年年初以来开始收紧货币政策,这亦导致了全球主要国债利率上升。美联储在今年 3 月开始上调联邦基金利率的目标区间,并在 6 月开始缩
减其资产负债表。欧洲央行在今年 3 月结束其抗疫紧急购债计划,并从 7 月 1 日开始终止其资产购买计划。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