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木版年画是一种民间美术形式,但不是一种单纯的装饰审美艺术形式,而是一种活态与流变的民间文化物象。木版年画的题材都是有教化意义的,如《农耕图》《桑蚕图》《男十忙》《女十忙》传递着各司其职、惠国利民的思想,《女学堂演武》《女子自强》表达着男女平等、与时俱进的思想,《高堂金安》《友弟重天伦》暗喻着仁爱诚信、孝老爱亲的思想。此外,木版年画中海量的戏出年画更是借助诸多的历史故事或戏曲情节发挥着知识传播作用,在个人社会化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就民间美术形式本体而言,木版年画的色彩注重光亮醒目,所用原料多为矿物与植物颜料,环保实用又艳丽照人。木版年画的造型注重对生命美好的追求,如男性形象多强调健硕壮美,女性形象多强调柔美丰腴,孩童形象强调圆旺好动,即使动物的形象也如此,如雄鸡、肥猪、大马等。木版年画注重通过类比与夸张来塑造形象及表达寓意,注重谐音所能带来的想象效果,强化了其吉祥寓意与装饰效果。木版年画及其他民间美术资源都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富滋养,“是当代中国发展的突出优势,对延续和发展中华文明、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发挥着重要作用”。
我们需要明白,随着虔诚的宗教信仰心理的淡化与强大政治舆论压力的消除,张贴年画在现今社会生活中或许会成为一种有个性色彩的、求新求异的文化选择。但是,我们也必须认识到作为生成于农耕社会的民间美术形式,木版年画如要在当代社会继续占有一定的市场,就必须在题材选择、材质选用、形制显现、寓意寄托等方面有所改变,也就是当今所鼓励和提倡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内容之一。
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不是对木版年画的破坏,而是更高层面的保护,因为“保护不应把它凝固地定个在某个历史的时空点上,要理解和重视文化遗产自身的嬗变和自身发展,要给中国年画注入现代艺术所倡导的诸多元素,传统与现代结合。在继承传统技法的基础上,利用新材料、新技术,突出自己的民族性、地域特色和时代感”。尝试推进木版年画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是因为其只有及时准确反映当下社会的现实状况,表达当前民众的真实欲求,满足民众的心理慰藉,以自我的艺术特征参与到社会改革中才能实现自身的发展。
木版年画作为民间美术形式的一种,是一种待挖掘的民间美术资源宝库。中国年画在中国古老民间艺术中,以其人文蕴含之深厚、信息承载之密集 、地域风格之丰富、民族心理表现之鲜明与深切而著称,其艺术形式和载体最具中国特色和世界价值,是其他民间美术难以企及和超越的艺术品种。此类民间美术资源的转化是传统与现代的结合,较容易形成特色的文化产业,形成新的文化经济增长点,从而形成具有浓厚民族意味的文化品牌。同时,木版年画及其相应的民俗文化的转化更要借助于科学技术及新媒介的发展,依靠民俗文化的地域性及包容性吸引更多地域的民众通过多种方式参与其中,对于形成民俗文化产业都将起到较好地促进作用,如黑龙江的雪村过新年、南京的秦淮灯会、济南的趵突泉灯会等就是很好的例证。
对木版年画的保护从更多的层面予以关注,是对已开展保护工作的回顾与反思,更是对下一步保护研究工作的理性思考,对于我们正持续开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及实践都有一定的推进作用。
(摘编自张兆林 邵雪彤《“然”与“所以然”:木版年画保护若干问题辨析》)
材料二:
十多年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保护工作已取得显著成效,但面对庞大的需要保护的项目,“非遗”面临可持续发展的困境。从属性来看,“非遗”源自民众的生活实践,其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故而在当代若能实现生活传承,则是促进其发展的最好方式。然而伴随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改变,很多原本存在于日常生活中的“非遗”不能继续发挥作用。那么,“非遗”是否真的面临发展衰微的困境而无发展之余地呢?殊不知,消费需求的变化让我们看到了“非遗”真正走入民众生活的可能性。
以手工技艺类“非遗”为例。随着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广泛流行,手工艺作为传统文化的符号象征,正逐渐成为建构新中式生活方式的重要文化资源而被消费。这一现象的出现,说明在物质生活富足后,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迫切向往和消费需求的深层结构变化。这无疑为倒逼传统工艺行业转型升级,推动“非遗”走进生活提供了绝佳契机。
打造中式生活美学,引导手工艺向生活日用方向回归。消费者对手工生活用品的强烈消费意愿,促使手工艺向生活日用方向回归。首先,鼓励手工艺生产经营者开发生活日用品,特别注意提升产品质量与实用功能,通过作品风格的塑造,满足当代人对中式生活品质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北京市师大附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 北京市师大附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
- 反套路题-2023年高考语文小说分类训练(教师版).docx
- 反套路题-2023年高考语文小说分类训练(学生版).docx
- 河南省洛阳市创新发展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摸底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 河南省洛阳市创新发展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摸底检测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
- 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 江苏省南京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 江苏省南京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
- 江苏省南京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 江苏省南京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
- 山东省菏泽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
- 山东省聊城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
- 小说结构-2023年高考语文小说分类训练(教师版).docx
- 小说结构-2023年高考语文小说分类训练(学生版).docx
- 语句赏析-2023年高考语文小说分类训练(教师版).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