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口换药流程.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伤口换药流程   ⒈概述   合理的换药方法、伤口用药、引流条放置、适当的敷料、恰当的换药间隔时间是保证创口愈合的重要条件,否则不仅达不到治疗目的,反而延误伤口愈合,甚至导致感染,因此正确的换药是提高外科治疗的关键,本节叙述门、急症常用换药方法,至于住院患者的胸腔、腹腔、颅脑等术后换药、引流放置、敷料先用都各有特殊要求,请参阅有关章节。   ⒉换药前准备   ⑴换药室应提早做好室内各种清洁工作换药前半小时室内不作打扫。   ⑵换药前必须初步了解创口部位、类型、大小、深度、创面情况,是否地菌或化脓创口,有无引流物,以便准备适当敷料和用具,避免造成浪费或临时忙乱。无菌创口换药到无菌室进行,感染创口在普通换药室内进行。   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换药者应戴好口罩、帽子,操作前清洁洗手,对化脓创口换药后须重新洗手,再继续换药。   ⑷病员应选择适当体位,避免病人直接观察伤口的操作,必要时给平卧位,伤口要充分暴露,换药时,应有足够的照明光线,注意保暖,避免受凉。会表部及大面积创口宜用屏风隔开或单独在室内换药。   ⑸用物准备:换药碗2只,1只盛无菌敷料,1只盛洒精棉球、盐水棉球、引流物。镊子2把,1把作清洁创口周围皮肤用,另一把作为创口内换药用。按创口需要加用油纱布、纱布条、引流药、外用药和纱布等。   ⒊换药步骤   ⑴外层绷带和敷料用手取下,紧贴创口的一层敷料用镊子揭去,揭除敷料的方向与伤口纵细方向平行,以减少疼痛。接角无营业 税敷料的镊子与接角伤口的镊子要分开。   ⑵左手持另一把无菌镊子将药碗内的洒精棉球传递给右手的一把镊子操作,用以创口周围皮肤擦洗。清洁伤口先由创缘向外擦洗,勿使洒精流入创口引起疼痛和损伤组织。化脓创口,由外向创缘擦试。   ⑶交换左右手镊子,右手持的无菌镊子,处理伤口内。直接用右手的无菌镊子取药碗内的盐水棉球,轻轻清洗创口,禁用干棉球擦洗创口,以防损伤肉芽组织。   ⑷去除过度生长的肉芽组织、腐败组织或异物等,观察伤口的深度及有无引流不畅等情况,再用洒精棉球清除沾染皮肤上的分泌物。最后用消毒敷料履盖创面。[医学 教育网 搜集整理]   ⒋创口内用药   ⑴清洁创口或肉芽组织生长健康的创口用无刺激的油膏或凡士林纱布履盖。   ⑵伤口分泌物多,肉芽水肿的感染伤口用2~3%盐水湿敷;有脓液的用0.1%利凡诺尔溶液湿敷。   ⑶轻度感染的创口,用生理盐水湿敷。   ⑷肉芽组织不健康者用刮匙清除后湿敷。肉芽组织过高时用剪刀修平。   ⑸绿脓杆菌感染用1:1000苯氧乙醇湿敷,或可试用暴露疗法,必需时用橡皮管或导尿管插入创口内,以大量生理盐水冲洗,或1%青霉素溶液创口内冲洗(但大量冲洗可有全身吸收作用,故浓度不宜超过1%)。   ⒌创口引流   外科引流有预防与治疗作用。预防性引流是为了预防血液、脓液的蓄积而安置的。治疗性引流是为引流脓性分泌物、坏死组织,防止伤口早期闭合而安置的。   ⑴常用引流物有:橡皮条、纱布条、卷烟引流条和橡皮管等。引流物都需用安全别针固定以免滑脱浅在伤口的预防性引流一般不作固定。   ⑵引流物的拔除,要根据手术情况和创口分泌物多少来决定。预防积血、积液引流,橡皮条一般在术后24~48小时拔除。纱布条和分泌物引流条在术后2~3日拔除,橡皮管在术后4~7日拔除,分泌物显著减少后,逐步剪短、拔除。   ⒍换药间隔日期   原则上应尽量少换药,使创口自行愈合,减少肉芽损伤或再感染机会,因此对外科手术切口即一期缝合的无菌伤口,若病人无应,也可直到拆线时再换药。但如病人有发热、创口疼痛、肿胀或有渗了时,应检查创口并换药。对普通感染伤口,分泌物不多,肉芽上皮生长较好才者,间隔1~2日更换敷料一次。分泌物多的创面,应每天或隔天换药。脓液或渗液基金的创面,应每天换药1~2次。较大较深的创口,填塞的湿纱布条必须每天换1~2次。必要时更换湿透的外层敷料,不必每次作创口内换药。   ⒎特殊伤口换药   ⑴绿脓杆菌感染,除全身选用有效抗菌素治疗外,局部治疗也相当重要。除清除伤口坏死组织外,创面可用边连续湿敷的方法,常用1:1000苯氧乙醇,0.1%多粘菌至少湿敷或可试用虹露疗法。换药后应重新洗手,并用0.25%消毒灵浸泡双手2分钟,以免交叉感染;污染敷料要另行放开,焚烧处理。   ⑵下肢静脉曲张并发下肢慢性溃疡,大都伴有慢性感染。首先应控制感染,用等渗盐水或3%硼酸溶液湿敷,并应积极治疗原发病。   ⑶疖与痈的处理:   ①疖子早期的炎症结节可用热敷,亦可外敷鱼石脂软膏可使感染局限限化;已有脓头时,可在其顶部点涂石碳酸;有波动时,应及早切开引流。对未成熟的疖,不应任意掠夺,尤其头面部疖肿,挤压后感染容易沿眼内紫静脉和眼静脉进入颅内的海绵状静脉窦,引起化脓性海绵状静脉窦炎。疖周围毛发应剃除,并用70%洒精涂擦,以免感染扩散

文档评论(0)

150****375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