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大学之道》十二章-备战2023年高考部编教材文言文通关训练卷(解析版).docx

20《大学之道》十二章-备战2023年高考部编教材文言文通关训练卷(解析版).docx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备战2023高考部编教材文言文通关训练卷 20 《大学之道》 满分100分 时间45分钟 【文言基础梳理】 一、选择题。(45分,每题3分)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 A.师不必贤于弟子 B.在止于至善 C.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D.良曰:“长于臣。” 【答案】B 【解析】 A.介词,比。 B.介词,达到。 C.介词,比。 D.介词,比。 故选B。 2.下列句子中,句式特点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 A.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B.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C.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 D.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答案】C 【解析】 A.定语后置句,“之”作定语后置的标志,正常语序为“居高庙堂”。 B.定语后置句,“之”作定语后置的标志,正常语序为“千里之马”。 C.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古之欲于天下明明德者”。 D.定语后置句,“之”作定语后置的标志,正常语序为“蚓无利之爪牙,强之筋骨”。 故选C。 3.下列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大学之道?????之:结构助词,的 B.在止于至善???????在:介词,在于 C.定而后能静???????而:连词,表顺承 D.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以:连词,来,表目的 【答案】D 【解析】 D项,“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中“以”理解为“连词,来,表目的”错误。正确的理解应为“介词,把,表方式、手段”。译文:人人都要把修养品性作为根本。 故选D。 4.下列加点词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3分) A.在明明德 B.先齐其家 C.事有始终 D.则近道矣 【答案】C 【解析】 A项,明: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彰明。 B项,齐: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整齐有序。 C项,事,意思为事情,取其本意无活用。 D项,近:形容词用作动词,接近。 故选C。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致知在格物    格物:推究事物的原理。 B.自天子以至于庶人 庶人:指一般人。 C.皆有怵惕恻隐之心 怵惕:惊骇、恐惧。 D.犹其有四体也   四体:四肢。 【答案】B 【解析】 A项,“致知在格物”中的“格物”解释为“推究事物的原理”。译文:穷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此项正确。 B项,“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中“庶人”解释为“一般人”不正确,正确的解释应为“平民百姓”。译文:上自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此项解释不正确。 C项,“皆有怵惕恻隐之心”中“怵惕”解释为“惊骇、恐惧”。译文:必然会产生恐惧同情的。此项解释正确。 D项,“犹其有四体也”中的“四体”解释为“四肢”。译文:就好比身体有四肢一样。此项解释正确。 故选B。 6.“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下列对“止于至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3分) A.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 B.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 C.“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积少成多,积善成德 D.只有做大事,才能达到至善 【答案】D 【解析】 “止于至善”是一种精神境界,是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追求“至善”要求我们从点滴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因此A、B、C三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D项说法错误。 故选D。 7.选出画线文句翻译正确的一项(3分) 大学之道 ,在明明德 ,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 A.大学的根本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亲近;在于使人停止“至善”。 B.大学的根本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在于使人知道要达到的最高境界“至善”。 C.大学的根本宗旨在于明白德育;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在于使人知道要达到的最高境界“至善”。 D.大学的根本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在于到达善良之地。 【答案】B 【解析】 做此类题目,要把握关键词语的翻译。此句中判断的点首先在“明明德”,第一个“明”在此处应为动词词性,意为“发扬、弘扬”,据此可排除C项;第二个判断的关键点为“止于至善”,此句应为状语后置,正常句式应该是“于至善止”,“至善”应是一种最高境界,所以此句子应翻译为“到最高境界 ‘至善’才停止”,由此可排除A D两项。 故选B。 8.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明:彰明 B.知止而后有定???????????????????????????知:知道 C.定而后能静?????????????????????????????????静:心不妄动 D.安而后能虑??????????????????????????????????虑:忧虑 【答案】D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0****712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