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 3
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的措施
随着人口老龄化、人们生活方式和生活水平的改变,糖尿病的患患者数正逐年增加,据相关统计资料显示,近 20 年来,我国糖尿病患病率从不足 1%增加到 3.21%,个别地区糖尿病患病率超过 5%,这就预示,在未来的若干年内, 我国糖尿病患病率还会持续上升。俗话说:“糖尿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它的并发症。”造成糖尿病患者残废和死亡以及经济负担的最主要原因是它的并发症, 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为糖尿病肾脏病、眼底病和神经病;大血管病主要是心、脑和下肢血管并发症。控制糖尿病并发症不仅是降低糖尿病死亡率和残废率的关键,也是降低社会和糖尿病患者经济负担的关键。
饮食治疗糖尿病
饮食治疗是所有糖尿病治疗的基础。我们要向患者说明饮食治疗的目的是采用科学的饮食供给患者足够的营养以维持机体正常的生理需要,是非常健康的饮食,而不是所谓的饥饿疗法,通过饮食治疗,有利于控制血糖、体重、血脂并减轻胰岛细胞的负担,纠正代谢紊乱,减少或者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具体要做到定时、定量、定餐次,至少保证 3 餐/d,早、中、晚餐分配的比或者饮食种类的选择要多样化,粗细搭配,适量选择全谷类制品,不吃或者少吃主食可以更好的控制血糖这种说法是错误的;要保证蔬菜的摄入,蔬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膳食纤维,且多数碳水化合物含量比较低,蔬菜摄入量要达到300~500 g/d;限制炒菜用的油量,一般每人 25 mL/d;尽量选择炖、清蒸、烩、煮、煲等烹调方法,因为这种烹调方法做出来的东西营养成分损失少,清淡爽口,不增加脂肪且容易消化吸收,不用炸、煎、红烧等高热量的烹调方法。
合并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饮食要低盐、低脂,饮食要清单,多摄入膳食纤维,禁止饮酒。对于合并糖尿病肾病的患者蛋白质摄入应该以优质动物蛋白为主,宜限制在 0.8 g/Kg/d 体重以下,选择热量高而蛋白质含量低的主食如土豆、红薯、山药等,选择含钾低含钙高的食物。合并视网膜病变的患者要切忌辛辣的食品,如辣椒、生葱、生蒜。
运动疗法治疗糖尿病
运动疗法也是糖尿病治疗的两大基石之一。适当的运动有利于减轻体重, 提高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血糖和脂代谢紊乱,还可以减轻患者的压力和紧张情绪。运动疗法的原则因人而异,量力而为,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应在餐后 1h 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打太极拳、骑自行车、爬山、登楼、划船、游泳、球类运动等。合适的运动强度为活动时患者的心率达到个体60% 的最大耗氧量,即心率=170-年龄。同时要注意运动有节律,强度由低开始,如果进行长时间的剧烈运动应该注意监测血糖并遵医嘱减少降糖药物的剂量,运动中要注意补充水分并且随身携带糖果,当出现低血糖症状时及时食用,若在运动中出现不适应该立即停止运动并及时处理,运动时还应该随身携带糖尿病卡片以备急需。
饮食运动相结合治疗糖尿病
当通过饮食及运动仍然不能使血糖很好控制时,需要通过药物来控制血 糖,目前口服药物主要分为以下几类:磺脲类、双胍类、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促泌剂以及胰岛素增敏剂。作为护士应该掌握各类降糖药物的作用、剂量、用法、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指导患者正确服药,如磺脲类药物应该从小剂量开始,于早餐前 30 min 口服,该药的主要不良反应是低血糖;双胍类药物的不良反应有腹部不适、口中金属味、恶心、呕吐、腹泻,严重时发生乳酸血症,应餐中或者餐后服药可减轻症状;糖苷酶抑制剂应该与第一口饭同服,服药后有腹部胀气的症状;瑞格列奈应该餐前服药,不进餐不服药。同时,要熟练掌握各类胰岛素的名称、剂型、作用特点,指导患者正确注射技术,防止发生不良反应(低血糖反应、过敏反应、注射部位皮下脂肪萎缩和增生),加重患者病情。还要指导患者应对相关并发症的具体措施,特别是低血糖反应的紧急处理措施,因为低血糖昏迷可能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
血糖控制可否对患者的健康非常关键,大多并发症都是由于患者的血糖波动过大而引起,血糖过高容易并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或者糖尿病足的发生,而血糖过低又可能导致低血糖的发生,因此,在患病过程中正规监测血糖显得尤为重要,部分患者家中有血糖仪,我们要指导患者正规监测血糖的方法,而对于没有仪器的患者要教育他们定期去诊所或者医院检测血糖,若发现血糖值波动过大要及时来院就诊,以便尽早发现及治疗。
结论
最后,医护人员需要采取如讲解、发放宣传资料、放录像等各种方法,指导患者及家属增加对疾病的认识,使其以乐观积极的心态面对疾病,保持规律的生活,定期复诊,控制好血糖,减少或者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 量。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