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名师寻访:许宝騄.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北大名师寻访:许宝騄 2008 年04 月21 日15:04 新浪文化 许宝騄(1910—1970) (作者:张尧庭) 许宝騄,数学家。在中国开创了概率论、数理统计的教学与研究 工作。在内曼-皮尔逊理论、参数估计理论、多元分析、极限理论等 方面取得卓越成就,是多元统计分析学科的开拓者之一。 许宝騄,字闲若。1910年出生于北京。原籍浙江杭州,祖父曾 任苏州知府,父亲曾任两浙盐运使,系名门世家。兄弟姊妹共7 人, 他最幼。其兄许宝驹、许宝骙均为专家,姊夫俞平伯是著名的文学家。 许宝騄幼年随父赴任,曾在天津、杭州等地留居,大部分时间都 由父亲聘请家庭教师传授,攻读《四书》、《五经》、历史及古典文 学,10岁后就学作文言文,因此他的文学修养很深,用语、写作都 很精练、准确。1925年才进中学,在北京汇文中学从高一读起,1928 年汇文中学毕业后考入燕京大学理学院。由于中学期间受表姐夫徐 元的影响,对数学颇有兴趣,入大学后了解到清华大学数学系最好, 决心转学念数学。1929年入清华大学数学系,仍从一年级读起。当 时的老师有熊庆来、孙光远、杨武之等,一起学习的有华罗庚、柯召 等人。1933 年毕业获理学士学位,经考试录取赴英留学,体检时发 现体重太轻不合格,未能成行。于是下决心休养一年。1934年任北 京大学数学系助教,担任正在访问北京大学的美国哈佛大学教授W.F. 奥斯古德(Osgood)的助教,前后共两年,奥斯古德在他后来出版的书 中,提到了许宝騄的帮助。奥斯古德是分析方面的专家,在这两年内 许宝騄做了大量的分析方面的习题,也开始了一些研究,1935 年他 发表了两篇论文,其中一篇是与江泽涵合作的,都是分析方面的论文。 那时芬布尔(Funbull)和A.C.阿蒂肯(Aitken)合写的《标准矩阵论》 (Theoryof canonical matrices)已出版,许宝騄熟练地掌握了矩阵 的工具,尤其精通分块演算的技巧。所以这两年内他在分析和代数两 方面都打下了扎实的基础。1936 年许宝騄再次考取了赴英留学,派 往伦敦大学学院,在统计系学习数理统计,攻读博士学位。1938年 许宝騄共发表了3 篇论文。当时伦敦大学规定数理统计方向要取得哲 学博士的学位,必需寻找一个新的统计量,编制一张统计量的临界值 表,而许宝騄因成绩优异,研究工作突出,第一个被破格用统计实习 的口试来代替。1938年他获得了哲学博士学位。同年,系主任J.内 曼(Neyman)受聘去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他推荐将许宝騄提升为 讲师,接替他在伦敦大学讲课。1939年,许宝騄又发表了两篇论文, 1940 年又发表了3 篇。其中,《On the dis-tribution of roots of certain determinantal equations》和《On gen-eralized analysis of variance》两篇文章是数理统计学科的重要文献,在多 元统计分析和内曼-皮尔逊(Neyman-Pearson)理论中是奠基性的工 作,因此他获得了科学博士的学位。 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决定回国效劳,终于在1940 年到昆明,在 西南联合大学任教。钟开莱、王寿仁、徐利治等均是他的学生。在 1945 年秋,他应邀去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哥伦比亚大学任访 问教授,各讲一个学期,学生中有T.W.安德森(Anderson),E.L.莱 曼(Lehmann)等人。1946年到北卡罗莱纳大学任教。一年后,他决心 回国,谢绝了一些大学的聘任,回到北京大学任教授。1948年他当 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回国后不久就发现已患肺结核。他长期带病工 作,教学科研一直未断,在矩阵论,概率论和数理统计方面发表了 10余篇论文。1955年,他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63年发现 肺部有空洞,他的结核菌已有抗药性时,组织屡次安排他休养,他均 谢绝,并且一个人领导3个讨论班(平稳过程、马氏过程、数理统计), 带领青年人搞科研。他在60年代中期,对组合数学有浓厚的兴趣, 1966年初,与段学复教授联合主持组合数学的讨论班,因“文化大 革命”而被迫中断。然而他自己不顾条件如何,始终坚持科研,在 1970年12月逝世时,他床边的小茶几上还放着一支钢笔和未完成

文档评论(0)

文库垃圾佬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这个人很懒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