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植物药在治疗感染性结石实验研究中的思路(临床医学论文资料).doc

浅论植物药在治疗感染性结石实验研究中的思路(临床医学论文资料).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论植物药在治疗感染性结石实验研究中的思路(临床医学论文资料) 文档信息 : 文档作为关于“医学心理学”中“内科学”的参考范文,为解决如何写好实用应用文、正确编写文案格式、内容素材摘取等相关工作提供支持。正文7390字,doc格式,可编辑。质优实惠,欢迎下载! 正文 浅论植物药在治疗感染性结石实验研究中的思路(临床医学论文资料) 文1:浅论植物药在治疗感染性结石实验研究中的思路 感染性结石是尿路结石中常见的一种类型,成分为六水磷酸铵镁和碳酸磷灰石,约占泌尿系结石的5%~15%[1-5]。感染性结石复发率高,外科治疗残石率及并发症多,而西药治疗周期长、药物毒副作用较大,患者的依从性差[1]。临床上一直希望能够找到一种对感染性结石疗效理想且能长期使用,同时又能避免严重不良反应的疗法。现代植物药以及更广泛意义上的天然药物是全球“绿色”浪潮的组成部分,能为感染性结石的研究提供较好的选择。然而,植物药要在真正意义上用于临床感染性结石的治疗,还需要坚实的实验研究。在欧洲、巴西、印度和美国等国,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植物药治疗尿路结石的有效成分和药理作用取得了一定成果,如珠子草、偃麦草、硬毛治疝草和尿石通等的研究。然而,现代植物药在我国感染性结石的实验研究方面还很不足。 感染性结石形成的先决条件是脲酶阳性细菌引起的持续性尿路感染[5-6];必要条件是脲酶将尿中的尿素分解为氨和二氧化碳(CO2),进而形成铵离子,同时使尿液呈碱性。因此控制尿路感染、促使尿液酸化和抑制脲酶产氨是植物药研究的靶向。针对研究的靶向,筛选出能够抗感染、酸化尿液和抑制脲酶的植物药,其基础研究的模式在于构建感染性结石体内外模型、研究植物药针对感染性结石的药理作用以及有效成分。 为了研究现代植物药对感染性结石形成的抑制作用,必须在体内外复制出感染性结石形成的模型。感染性结石成石的危险因素主要为铵和pH值。可以使用Griffith法配制人工尿液,将稀释后的奇异变形杆菌液接种于人工尿液中,奇异变形杆菌将人工尿中的尿素分解为氨和CO2,氨水可增加尿pH值,铵与尿中的镁和磷酸根结合成磷酸铵镁;在碱性尿液中,钙和磷酸根合成磷灰石,并与来自尿素的CO2结合成碳酸磷灰石,当这些成石物质达到过饱和时,结晶也将迅速形成,呈高度过饱和而析出。由此可以建立实验结石的体外模型[7-10]。从研究角度粗选出能够抗感染、酸化尿液和抑制脲酶的植物药,分别于造模同时(预防实验)及造模后(治疗实验)给予粗选的植物药,观察不同浓度植物药的提取液对人工尿液pH值、磷酸根离子浓度、铵离子浓度、镁离子浓度、磷酸铵镁结晶生成量以及细菌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影响。有不少学者对感染性结石的体内模型进行了研究,如模拟人类感染石分离制备奇异变形杆菌悬浮液,用灭菌金属片蘸取菌液后植入大鼠膀胱,6 d即可形成磷酸镁铵结石;用葡萄球菌悬浮液注入狗膀胱,亦可在20~25周内形成磷酸镁铵结石[9-10]。在感染性结石造模的前后不同时期,给予粗选的植物药,通过实验观察植物药对动物感染性结石形成的抑制作用。 感染性结石的药物治疗有控制尿路感染、促使尿液酸化和抑制脲酶产氨三大环节[1],目的是预防结石复发和促使残石溶解。因此植物药针对感染性结石的药理作用研究应从这些方面开展。对现代植物药用不同极性溶剂进行萃取,从体外抑菌实验、抗细菌黏附实验、酸化尿液实验及抗脲酶实验检测各部位的药效,可进一步探讨植物药提取液发挥药理作用可能的有效部位。植物药中天然化合物的化学特性可分成弱极性、中等极性和强极性3种,溶剂体系也可分成弱、中等和强极性溶剂体系。溶剂极性不同,提取植物中的化学成分也不同,得到的提取物的生物活性有很大差异。植物活性成分中,有的亲水基团多、极性大而表现出较强的亲水性,有的亲水基团少、极性小而表现出较强的亲脂性。常用溶剂的极性强弱顺序可大致表示如下: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乙醇正丁醇水。石油醚提取的物质多为脂溶性大的化合物,如油脂和蜡、叶绿素、挥发油以及植物固醇、三菇等中性物质;乙酸乙酯可萃取出游离生物碱、有机酸、及其黄酮等中等极性化合物;乙醇和正丁醇可提取出苷类、生物碱盐以及鞣质等极性化合物;水可提出氨基酸、糖类、无机盐等水溶性成分。 研究植物药针对感染性结石的药理作用之一是判断植物药是否具有抑制细菌致病能力的作用。感染性结石中最常见的致病菌是奇异变形杆菌。奇异变形杆菌是仅次于大肠埃希菌的泌尿系感染的主要病原菌,通过定植因子对尿路上皮进行侵袭。细菌或细菌某一成分既能吸附于疏水物质如疏水胶、碳氢化合物等,又能黏附于上皮细胞,这种黏附可被外缘性非特异性疏水或亲水物质所阻断。外缘性非特异性疏水或亲水物质可以作为我们研究植物药抗细菌黏附的重点。有些植物药的正丁醇部位和水部位提取物为生物碱,它们具有强极性和很好的亲水性,可以吸附于上皮细胞表面存在的疏水结合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zbalala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深圳市巴啦啦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广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40300MA5FCP2R75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