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秀婷-文献综述.docVIP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刘秀婷-文献综述 海南大学 毕业论文材料:文献综述 课题名称:海南省应对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的联动机制建设问题研究 ——以2014年“威马逊”台风为例 专 业: 行政管理 学 生 姓 名: 刘秀婷 班 级:11级行政管理一班 学 号: 20110704310018 指 导 教 师: 庞京城 专业系主任: 韩晓莉 完 成 日 期:2014年12月16日 PAGE \* MERG PAGE 1 斯的《危机管理》以及《威廉·L·沃的《应对危机四伏的生活:突发事件管理导论》等著作为当代危机管理理论打下了深厚的理论基础,并且影响深远。 20世纪60—80年代初期,国外的危机理论研究出现了一次高潮。在这两个阶段西方学者关于危机和危机管理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仅对危机的描述就有许多不同的观点。危机研究的先驱赫尔曼认为:“危机就是一种情境状态,其决策主体的根本目标受到威胁,在改变决策之间可获得的反映时间很有限,其发生也出乎决策主体的意料。”卡普兰把危机定义为:面临突然或重大生活事件(如亲人亡故、突发威胁生命的疾病、灾难等)个体既不能回避,又无法用通常解决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时所出现的心理失衡状态。卡普兰和赫尔曼的观点都属于状态说,强调危机是由各种压力和不确定因素导致的危难状态。 布雷彻认为,危机是“最高决策者所面对的三种形式:对国家基本价值的未下;高度军事冲突的可能性;对来自外部的威胁,在决策上只允许有限的反应时间。”布雷彻的观点认为危机是决策者所面临的形式。 里宾杰则将危机界定为“对于企业未来的获利性、成长乃至生存发生潜在威胁的事件”。他认为,一个事件发展为危机,必须具备以下三个特征:第一,该事件对企业造成威胁,管理者确信该威胁会阻碍企业目标的实现;第二,如果企业没有采取行动,局面会恶化且无法挽回;第三,该事件具有突发性。里宾杰的观点属于挑战说,强调危机是危机事件对个人。组织和社会所形成的挑战。 由美国的雷蒙德·J·伯比等人编著的《与自然谐存》介绍了自然灾害与灾难领域的相关主题,课题的讨论始于20世纪90年代,包括保险、风险评估、灾难预警及救助等,着重探讨了自然灾害对可持续性的破坏。丹尼斯·S·米勒蒂在《人为的灾害》第2版中基于美国自然灾害与不当的工程行为之间相关关系的多学科研究,阐述及今后灾害研究的方向和应有的政策取向。 9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国际危机形势的变化,危机研究也随之出现了新的发展,在自然灾害危机管理联动机制的研究中有突破性的发展。C.F.赫尔曼于1972年编辑出版了论文集《国际危机:行为研究视角》,这是有关公共危机和应急管理研究比较早是著作之一。E.L克兰特利1981年发表了《大规模灾难中帮助行为研究》和1983年发表《灾害社区应对协作与权威》等文章,这些论文就欧美等国大规模疏散过程中的行为模式和社会支持系统、社区灾害紧急应对行动中的市民组织的危机管理、突发灾害中的社会角色的简化以及灾难事件中的大众传媒的研究等。西方国家救灾方面的对接机制做得很好,平战结合。不仅强调政府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协作,还格外重视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协调与联动,提出全民动员是应急机制的突发特点。美国政治学家K?道易治、美国历史学家布莱克、美国著名政治学家亨廷顿等人都对社会动员进行了深入研究,他们把社会动员用于描述与解释传统社会的没落、消失,以及现代化的力量与旧社会的对立过程,与应急动员存在着语境的差异,但也体现了与应急动员存在着的某些相似之处,即社会转型期社会结构等方面的剧烈变化导致了矛盾和冲突,这是促生应急动员和社会动员的必要社会前提。 (二)国内关于自然灾害应急管理联动机制的研究发展 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而言,我国对自然灾害应急管理联动机制的研究尚在起步阶段。学者对国内公共危机的研究可追溯到刘家顺等承担的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八五”规划,最终研究成果中已经涉及到公共危机与政府责任问题。 911事件之后,公共部门危机管理才引起了我国政府与学者的高度重视,一些课题相继出现。牛文元、丁元竹、张成福等先后对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与政府责任问题的相关领域进行了较为深入构研究.主要内容包括群体性重大事件、官员腐败案件屡禁不止、恶性生产交通安全事故、粮食安全问题、大江大河特大洪涝灾害、社会保障失衡引发弱势群体社会不满意度增高、“法轮功”抵教活动、黑社会组织犯罪等。 转型期的中国进入了公共危机频发期,在2003年的“非典”疫情后,我国公共危机管理研究集中到公共卫生与健康、社会保障与弱势群体保护、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等领域。在2008年的湖南冰灾、2008年汶川大地震等事件后,我国危机管理理论开始引入到治理洪灾、水土流失等自然灾害领域。其中程窥

文档评论(0)

183****958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