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第1课《论语十则》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ppt

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第1课《论语十则》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ppt

  1.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导入新课;;学习目标;(一)文题解说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论语十则》是有关儒家思想的修身之道的十则论语,是孔子在不同的时间与弟子们的谈话记录,“论”就是编纂的意思。这十则论语对儒家的做人标准,从理想追求到道德行为,到人际关系,到艺术鉴赏,都有所涉及。语录体指个人讲话或者两个以上人士对话的辑录。中国古代,弟子记录老师的言论,常用口语,因此沿称“语录”。语录体具有亲切、警策、精辟的特点,可作为修身养性、励志为学的凭借。“语录体”现在也指从文学家或思想家的著述中,选录有优美警策之文辞或具裨益身心之名言,编辑而成的作品。;(二)人物及作品简介 ; 《论语》是一部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它由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编辑而成的语录体著作。孔子学说的核心思想是“仁”,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并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论语》中始终如一地贯穿了他的这一思想。 《论语》的篇章排列在内容上没有什么必然联系,各章各节独立成篇。它涉及的领域极其广泛,记录了孔子关于哲学、经济、政治、伦理、美学、文学、音乐、道德等方面的言论,是研究孔子及其创立的儒家学说的主要文献。 《论语》作为孔子及门人的言行集,对中华民族的心理素质及道德行为起到过重大影响。直到近代新文化运动之前,约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中,一直是中国人的初学必读之书。全书包括《学而》《为证》等20篇,内容包括孔子的政治主张、品德修养、教育原则等方面。《论语》和《孟子》《大学》《中庸》合称为“四书”。 ;春秋战国思想家;图片欣赏;整理ppt;整理ppt;整理ppt;预习检查;研读课文;分析;(二)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分析;(三)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 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分析;(四)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分析;(五)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 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 之,不去也。”;分析;(六)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分析;(七)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分析;(八)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 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分析;(九)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分析;(十)(点)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 人,童子六七人,欲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分析;梳理课文;整体感知;一词多义;一词多义;一词多义;一词多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古汉语句式;(二)概括文章大意与中心思想;(三)成语溯源;(四)写作特色;想一想 ;想一想 ;想一想 ;想一想 ;小结

文档评论(0)

清风老月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阳春市惠兴图文设计有限公司
IP属地广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41781MA53BEWA2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