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6 辛弃疾词两首 新人教版必修4.ppt

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6 辛弃疾词两首 新人教版必修4.ppt

  1. 1、本文档共5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诗海拾贝;[思考] 这首词上片前两句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有何作 用? [提示] 画线部分为思考答案。;一、文本名句 1.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2.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3.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4.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5.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6.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二、辛弃疾诗词名句 1.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贺新郎》) 2.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灯火阑珊处。 (《青玉案 元夕》) 3.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摸鱼儿》) 4.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 愁。 (《丑奴儿》) 5.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破阵子》);动词,看见;动词,远看;名词作动词,眺望;遗憾;倒装句,应为“无觅英雄孙仲谋处”;[作者卡片];相关材料;[背景呈现];[知识链接] 1.辛派词:南宋时受辛弃疾的影响而产生的一个词派。代 表人物主要有陈亮、刘过、刘克庄等。他们继承辛弃疾的豪 放词风,意象宏大肆意,风格雄豪悲壮,意境慷慨激昂,以 抗敌爱国、感抚时事为主要创作内容,使词进一步散文化、 议论化。 2.用典:又称用事,是古典诗文中常见的一种修辞手法, 指将古代人物故事和有来历出处的词语融会在文句或诗句 中,以曲折委婉地表达思想感情。用典是辛弃疾词的一大 艺术特色。典故可以丰富诗歌内容,扩大诗歌意境,使诗 歌辞约而意丰,含蓄蕴藉;但也有人认为用典容易造成诗 文的晦涩难懂。;1.《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的下片主要用了哪些典故? 我的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2.《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的上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我的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中,“楚天千里清秋,水随 天去秋无际”一句是抓住了景物的什么特点来写的? [名师指津] 把握“清秋”一词,从季节角度入手。 [我的理解] 抓住了江南秋季秋水秋色无边无际的特点来 写的。楚天千里,辽远空阔,秋色无边无际;大江流向天 边,不知何处是它的尽头,气象阔远。;2.如何理解“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这三句词? [名师指津] 先弄清“玉簪螺髻”是对山的比喻性说法, “愁”“恨”则是作者要表达的感情。 [我的理解] 这三句写山。“玉簪螺髻”是对山的比喻性说 法,“献愁供恨”用移情于物的手法,点出“愁”“恨”, 由单纯写景而开始抒情。表达了词人对中原沦陷,南宋朝廷 不思收复失地的“愁”与“恨”。这三句词的语序应该是 “远目遥岑,(如)玉簪螺髻,献愁供恨”。;3.“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三句中“落日” “断鸿”“游子”几个意象具有怎样的含义?这三句在写景 上具有怎样的艺术效果? [名师指津] “一切景语皆情语”,从意象指代内容的角 度思考其含义及艺术效果。;[我的理解]  ;4.《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词人开篇以“千古江 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起笔,有何意图? [名师指津] 词人由眼前之景,联想到古代英雄人物,表达出自己对英雄已逝的感慨之情。 [我的理解] 这两句词写词人在北固亭上瞭望眼前的一片江 山,想到英雄人物乃至“舞榭歌台”都杳无踪迹了,慨叹 江山依旧,英雄不再,暗含无人可御外侮之意。;5.“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这三句话表 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名师指津] 这里运用典故,由缅怀往事回到现实,主要表 达了对统治者的强烈不满。 [我的理解]  作者看到眼前局势,极为感慨。几年已过, 人心麻木,朝廷仍不准备收复失地,词人由缅怀往事回到 眼前现实,表达自己的隐忧:如今江北各地沦陷已久,不 迅速谋求恢复的话,人民将安于异族的统治,忘记自己是 宋室的臣民。表现出词人对失去半壁江山的当政者仍然偏 安自乐的嘲讽之意。;6.有人说“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这句话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清风老月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阳春市惠兴图文设计有限公司
IP属地广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41781MA53BEWA2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