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第1课 王好战,请以战喻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ppt

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第1课 王好战,请以战喻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ppt

  1. 1、本文档共6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成才之路 · 语文;《孟子》选读;第一课 王好战,请以战喻;经 典 晨 读;;客至 杜 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上句承前,意思是既无人来,也就懒得去扫门前的花径,由它凌乱下去,表现了诗人失望的情绪,只好甘守寂寞了。这其实正是为下句作铺垫,因为下句说的就是“客至”,它给我们呈现出一幅动人的画面:诗人已多日不闻敲门声了,颇有冷落之感,这天忽闻有人敲门,急忙跑去,开门一看,惊喜万分,竟然是自己的老朋友来了,顿时觉得眼前一片光明,生气盎然。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这不是客套话,句句都是实情。老朋友来得突然,草堂距市镇又远,备办来不及了,只拿家里现成的酒菜来招待,更显出主客之间的深厚友情。这跟《有客》中写的“自锄稀菜甲,小摘为情亲”一样,都是彼此相亲不见外之意。;“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客至”之情到此似已写足,诗人巧妙地以“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作结,将席间的气氛推向更热烈的高潮。诗人高声呼喊着,请邻翁共饮作陪。这一细节描写,细腻逼真。不难想象,两位挚友越喝酒意越浓,越喝兴致越高,兴奋、欢快,气氛相当热烈。就写法而言,结尾两句真可谓峰回路转,别开境界。 这首诗以“但见群鸥”起,以呼邻翁“对饮”结,感情发展的脉络极为分明,十分耐人寻味,可以作为诗人清新明快风格之一例。;2.语言表达艺术。 “舍南舍北皆春水”,“皆”字表现出春江水势涨溢的情景,给人以江波浩渺、茫茫一片之感。“群鸥”,在古人笔下常常作水边隐士的伴侣,它们“日日”到来,足见环境清幽僻静,为诗人的生活增添了隐逸的色彩。“但见”,言外之意:群鸥固然可爱,而不见其他的来访者,不是也过于单调么!诗人就这样寓情于景,表现了他在闲逸的江村中的寂寞心情。这就为贯串全诗的喜客心情,巧妙地作了铺垫。;;(2015年高考福建卷) 8.阅读下面的《孟子》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尧以不得舜为己忧,舜以不得禹、皋陶为己忧。夫以百亩之不易①为己忧者,农夫也。分人以财谓之惠,教人以善谓之忠,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是故以天下与人易,为天下得人难。 (《孟子·滕文公上》) 【注】 ①易:修治,耕种。;(1)尧、舜的“忧”与农夫有什么不同?请简述。(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说“为天下得人难”?请根据选段谈谈你的理解。(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对材料的理解概括能力。(1)材料的中心是一个“忧”字。尧、舜以治理天下的人才难得为忧,农夫以耕种的丰歉为忧。准确理解文言句意是解题的基础。第(2)题同样要理解文意。;【命题立意】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文意,然后在此基础上提炼材料要点,找出材料的相同点或不同点,弄清楚观点表述的因果关系。;; 1.掌握文中重点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 2.重点学习第1、2则选文,领会孟子以寓言说理的妙处。 3.理解孟子“王道”思想的内涵,进而把握孟子“仁政”“民贵君轻”的思想。;;4.一词多义;6.文言句式 (1)判断句 问其与饮食者,尽富贵也。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非我也,岁也。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也。;(2)倒装句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树之以桑。 申之以孝悌之义。 而相泣于中庭。;7.走近作者 孟子(约前372~前289年),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名轲,邹(今山东邹县)人。约生于周烈王四年,约卒于周赧王二十六年。相传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幼年丧父,家庭贫困,曾受业于子思的学生。学成以后,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企图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到过梁(魏)国、齐国、宋国、滕国、鲁国。当时几个大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争取通过暴力的手段实现统一。孟子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没有得到实行的机会。最后退居讲学,和他的学生一起,“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在孟子生活的时代,百家争鸣,“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孟子站在儒家立场加以激烈抨击。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被尊奉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他把“亲亲”、“长长”的原则运用于政治,以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孟子把伦理和政治紧密结合起来,强调道德修养是搞

文档评论(0)

清风老月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阳春市惠兴图文设计有限公司
IP属地广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41781MA53BEWA2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