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第五课《杜甫诗三首》 新人教版必修3.ppt

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第五课《杜甫诗三首》 新人教版必修3.ppt

  1.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杜甫诗三首;  唐代宗永泰元年(765)4月,剑南节度使严武病逝,杜甫在成都失去了依靠,结束了5年来漂泊游离的生活,也促使他决计买舟东下,把回家的梦想付诸现实。第二年春天,杜甫携家来到夔州(今重庆奉节)暂居。在夔州居住的两年时间,杜甫创造了诗歌创作的又一个高峰,写了四百多首诗,或追忆往昔似水年华,或感叹时事如棋局反复,或借古遣怀,或悲伤衰老。本课所选的三首律诗,都是作于这个时期。;杜甫简介;(二)四十五岁到四十八岁??陷安史乱中? ?四十五岁,授河西县尉,没有接受,不久改任右卫府兵曹参军。??四十六岁,避“安史之乱”,携家北走至鄜州,得到肃宗即位灵武的消息,便只身北向延州,半路被叛军俘虏,押往长安。第二年,冒死逃见天子,在凤翔被授予左拾遗。? ??因房琯事,几乎问死,后放还鄜州探亲。? ?在长安过了七个月的安定生活。? ?四十七岁,房琯被贬,受到牵连,贬为华州司功参军。? ?四十八岁,弃官而走,? ??(三)四十九岁到五十九岁??漂泊西南? ?①?四十九岁,于成都浣花溪畔建草堂。? ?开始漂泊西南十一年(760-770)的生活? 。?公元770年逝于舟中,终年五十九岁。。   子美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关于古体诗与近体诗 旧诗有古体、近体之分,此诗始于唐代。唐人把当时新出现的格律诗称为近体诗,把产生于唐以前较少格律限制的诗称为古体诗。 古体诗又称:“古诗”“古风”“往体诗”。按每行诗字数可分为四言、八言、七言、六言、杂言等。每首诗不拘字数,不求对仗,不讲究平仄和押韵,节奏也较自由。 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格律诗”,使唐代形成的格律诗和绝句的统称。每诗句数固定(排律诗除外);每句字数固定;押平声韵,不换韵,位置固定;讲究平仄对仗。;律诗是近体诗(与唐代以前的古体诗相对而言)的一种。格律严密,故名。起源于南北朝,成熟于唐初。八句,分五言、七言两体,简称五律、七律。律诗中,凡两句相配,称为一“联”。五律、七律的第一联(一、二句)称“首联”,第二联(三、四句)称“颔联”,第三联(五、六句)称“颈联”,第四联(七、八句)称“尾联”。每联的上句称“出句”,下句称“对句”。 ;律诗必须符合以下三个基本条件: 1. 押韵: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要求押平声, 且一韵到底。 2. 对仗:律诗中间两联(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 3. 平仄:律诗和绝句的每句平仄都有规定,误用者谓之“失粘”。 所谓“失粘”,应该是指邻句不相粘——“粘”的意思是两句诗的平仄相同,而邻句则是指下一联的上句和上一联的下句。 与“失粘”类似的规则,还有“失对”,也就是同一联的上下两句没有平仄相对 ;近体诗的两种常见式;第二式:五言仄起,七言平起;《秋兴八首》;《秋兴八首》解析;写出了夔地露冷枫丹、万物萧森的景象。 凋伤本来寓衰飒之气,但露是玉露,树是枫树,反而在萧索中见到了富丽景象,格调颇为劲健。 而言“气萧森”则非但指草木摇落,亦且涵盖江山万象,为第二联蓄势。;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诗人将关注的焦点转移到生活中来。风霜凄紧,严冬将至,那千家万户的“刀尺声”和“捣衣声”急切响起,怎能不泛起岁暮日晚、羁旅无依的伤感!凄苦之情,思乡之意,皆在不言之中。 ;  昭君出塞、身死异国的悲剧是历代文人常常咏叹的题材。从西晋的石崇开始,到南北朝的鲍照、庾信,再到唐代的李白、杜甫、白居易,都写过咏昭君的诗,其中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最为深刻感人,并被誉为咏昭君诗之绝唱。尽管柔柔弱弱的王昭君,没有叱咤风云,没有威风凛凛,然而诗歌那苍凉悲壮的意境,仍能使我们强烈地感受到那段凄婉哀怨的历史。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追溯历史,走进杜甫的《咏怀古迹》,感受王昭君这一形象永恒的艺术魅力。 ;;《咏怀古迹》简介 1、诗体:一组七言律诗,共五首; 2、时间:和《秋兴八首》同作于大历 元年的秋天。 3、内容:缅怀庾信、宋玉、王昭君、     刘备、诸葛亮; 4、主旨:借古迹古人抒发自己一生漂     泊、功业无成的感慨。 ;这首诗写的什么内容?(请在原文中找出点明主旨的那个词语。);咏怀古迹(其三);颈联通过理性的质问和悲凄的想象,表达了无限的伤感。 尾联宕开一笔,言千古琵琶之声,皆为昭君怨恨所凝。虽为附会之词,却是至情之论。;赏析诗歌 ;颔联对仗很工整,怎样对仗的?效果如何? ; 昭君在汉宫尚未跻身宫妃之列,不过是后宫中一位待诏的宫女,而嫁到“朔漠”却封为阏氏(相当于汉皇后),还有什么不幸和怨恨可言呢? ;昭君的悲剧是由毛延寿造成的吗? ;“环珮空归月夜魂”中的“空”如何理解? ;既然昭

文档评论(0)

清风老月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阳春市惠兴图文设计有限公司
IP属地广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41781MA53BEWA2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