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第4课《归去来兮辞》 新人教版必修5.ppt

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第4课《归去来兮辞》 新人教版必修5.ppt

  1. 1、本文档共5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五柳先生传》:;洒脱;;教学目标;作者简介;作品内容;; “辞”是一种古代文体。是战国后期楚国诗人_____在楚地民歌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一种新诗体,也称楚辞。又因屈原所作《离骚》是这种文体的代表,故又称“骚体”。到了汉代,常把辞赋并称,统称为辞赋。 ;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 , 四句为一小节,每节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两句为一组;以_____字句为主,多用语气词“兮”,每句按三拍读。有些七字句中出现了虚词,也应作六字句读。例如: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朗读,留意字音、句读、节奏 一读课文;字词积累;序:是放在著作正文之前的文章。 自序:作者自己写的,内容多说明成书的目的及成书的经过。 代序:别人代写的,内容多介绍和评论该书的思想内容和特色。 赠序:是惜别赠言的文字,内容多是对所赠亲友的赞许,推崇或勉励之辞。 诗序:写在诗歌前面,多交代所咏故事的有关内容或作诗的缘起。;  本文分“序”和“辞”两节,“辞”是一种与“赋”相近的文体名称。“序”说明了自己所以出仕和自免去职的原因。“辞”则抒写了归田的决心、归田时的愉快心情和归田后的乐趣。 ;1、疏通字、词、句 2.翻译下列句子,并探究句式特点。 (1)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文理分析 1.序交代了陶渊明自己出仕和弃官的原因。分别有几点理由?(可用原文语句回答) 答:;2.作者写序的目的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习第一段;将要;劝止,挽回;[明确] 既然知道心志是被形体所役使。(被动句,“为”表被动);[明确] “田园将芜”,“心为形役”,“已往不谏,来者可追”,“迷途未远,今是昨非”。;2.“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运用了什么手法?表 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中的“问”和“恨” 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一部分: 表达辞官归田的决心。点明主旨,表达了诗人鄙弃官场、向往田园生活的感情。;课堂小结:;通“横”,横木;明白,知道;2.翻译下列句子。 (1)僮仆欢迎,稚子候门。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居家之乐;;★从第二段中找出表现作者高尚情操的语句,仔细加以品味。;助词,无实意;形→动,喜好、羡慕;2.翻译下列句子。 (1)复驾言兮焉求?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文理分析 1.作者既说“请息交以绝游”,而后又说“悦亲戚之情话”,是不是矛盾?该如何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本段作者极写归隐之后的田园之乐事,有哪些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重审心志;随心;2.翻译下列句子。 (1)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本文出现了五个疑问代词,请找出来,分析它们的词义 。;(二)文理分析 本段是怎样表达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一方面体现了作者安贫乐道、超然物外的可贵思想和坚信自己的抉择无可怀疑的态度,另一方面也流露出某种无可奈何、听天由命的消极情绪和逃避现实、消极遁世的生活态度。;; 文章通过对田园生活的赞美和对劳动生活的歌颂,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探讨: 陶渊明的; 隐士文化是古代正直 文人因失意仕途或不满浊世等,而采取的避世的一种人生态度,他是古代知识分子“独善其身”的高洁人格体现。 ;岁暮年衰---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人生无常---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 乐天知命---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无奈,矛盾) 从表面上看,诗人的“听天由命”的

文档评论(0)

清风老月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阳春市惠兴图文设计有限公司
IP属地广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41781MA53BEWA2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