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到网友惊爆肇事者胡斌已被掉包; 凤凰网 。媒体监督无疑将办案不力的警方推到了风口浪尖,最终在媒体的以及各方的监督下,众多真相被复原,肇事者也得到了应有的惩
凤凰网 。
及公权力的公信度。例如2021年陕西安监局“微笑局长〞事件。由于在重大交通事故现场的“不当微笑〞,时任陕西省安监局局长的杨达才被网友“人肉〞奢侈的消费,在网友的惊呼声中,陕西省纪委表示对杨达才展开调查。然而,就在网友们等待“表叔〞的调查结果时,记者却调查发现,局长仍是局长,每日正常上班。于是,媒体监督的力量再一次显现出来,很快又在群众一浪高过一浪的“求真相〞的呼声下,中共陕西省纪委在其官方网站秦风网中发布称:“〞陕西省纪委表示,对调查中发现的杨达才的其他违纪线索,正在进一步调查。
近年来,类似“微笑局长〞的事件并不少见,从媒体曝光的“房叔〞、“房婶〞到“官员不雅照〞,我们不仅要感慨,“媒体的眼睛是雪亮的〞。媒体用自己雪亮的眼睛洞悉真相,同时借助舆论强大的力量为司法公正保驾护航。
〔二〕媒体审判——来自舆论的道德审判
1、媒体借助舆论进行的道德审判
自李天一案曝光以来,李家法律参谋兰和就发微博称自己一直以来饱受人身攻击。近日他又在微博中公布了一张被PS成葬礼现场的照片,照片上,他的大头照被高挂正中,下面摆满了花圈。在承受着来自各方的谩骂诋毁的同时他还经常收到一些恐吓的信息…每当有李家律师的消息在网上公布,后面都会跟着数万网友的评论,网友们几乎不约而同地将他看作是为钱而颠倒黑白的“恶律师〞。事实上,犯罪嫌疑人聘请代理律师是法律赋予他的权利,虽然他有可能被认定为罪犯,但是他仍然享有最根本的人权。律师只是帮助犯罪嫌疑人行使正当的权利,某种层面上讲也是为了保障司法审判的顺利进行,而不是犯罪嫌疑人的帮凶、同谋。
李天一案并没有开庭审理,并且在整个审判程序走完之前李天一也不过只是犯罪嫌疑人,缘何网友却从案件曝光之日起就已经从心底里认定他所涉罪名均成立,并迁怒于人他的代理律师?正是因为在司法审判之前公众已经对李天一进行了道德审判,并且从道德的角度宣告他“罪名成立〞。
2、舆论的道德审判可能对司法公正带来负面影响
。
?道德审判的力量? 金红华 江西省浮梁县人民法院。
法官在司法审判中的地位是至关重要的,判官的判断直接影响案件的处理结果。为了保证案件能够得到公正的处理,法律要求法官在审判中保持中立的地位,“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法官的中立地位不应受其他任何主、客观条件的影响。然而,法官也是社会生活的一份子,不可能将自己完全屏蔽起来,媒体铺天盖地舆论攻势,百姓群情激奋的慷慨陈词有可能对法官的“中立〞潜移默化的造成影响。
湖北省京山县佘祥林“杀妻〞冤案成为舆论道德审判影响司法公正的判例。佘祥林以涉嫌杀妻被冤判15年有期徒刑,这还是在省高院严把事实关、证据关之下,才使佘祥林得以逃脱死刑。但在事发的1993年强大的新闻舆论和民众义愤的“压力〞“定死罪〞的压力,便绕过省高院给佘祥林判了有期徒刑15年。当然,“无罪〞的佘祥林被误捕、误判的原因还很多,但痛定思痛,究其原因之一,与媒体的煽情声讨、舆论导向和舆论先入为主式的“媒体审判〞分不开的。这是媒体舆论可能对司法公正造成的消极影响的案例,如今这种情形还屡屡发生,值得人们深思。 ?
?浅论媒体监督对司法公正的影响?。
二、如何减少媒体报道对司法公正的消极影响
诚如有学者所言:“现代群众传播工具如新闻报纸,无线电与电视等之兴旺,往往对于法官独立性构成威胁。由于群众传播工具对于司法领域之报道,而对司法之影响程度亦日渐上增,因为整个社会舆论,均为群众传播工具所控制,有些法官之审判,就可能受此等组织之传播系统所控制之舆论所左右,而失却独立审判之立场。〞 ?司法公正与传媒监督的冲突与平衡? 法律教育网 2021年8月。媒体报道对司法公正的影响是必然存在的,既有媒体监督的正面作用,也无法防止媒体审判的负面影响。但是,
?司法公正与传媒监督的冲突与平衡? 法律教育网 2021年8月。
〔一〕提高媒体人的法律素质
新闻从业者及网络媒体人应提高自身的法律素养,多掌握一些法律常识,防止在法律问题上出现明显的纰漏。同时,媒体的报道应该以事实报道为主,尊重客观事实,不做一些主观的、道德层面的判断。尤其不能将一些道听途说的消息在媒体上大肆渲染,混淆视听。媒体人应该有意识地做好角色分工,把司法控诉权交给检察官行使,把司法判决权交给法官行使。在这一点上,国外许多成熟媒体所坚持“我报道,你判断〞的原那么,很有借鉴意义。
〔二〕增强媒体人的社会责任感
不得不成认,现在很多的媒体人社会责任感很差,媒体报道不是为了复原真相,而是为了吸引群众眼球以换取更多的经济利益。甚至有一些案件当事人,与媒体进行利益交换,通过金钱利益换取媒体的不实报道,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