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玳玳花
《中药大辞典》
【出处】《药材资料汇编》
【拼音名】Dài Dài Huā
【别名】枳壳花(《草花谱》),代代花(《饮片新参》),酸橙花(《药材
学》)。
【来源】为芸香利植物玳玳花的花蕾。5~6 月间采摘花蕾,先用急火烘至七、
八成干,呈显黄色后,再用文火烘至全干,切勿烘焦。放干燥处,防蛀、防
霉。
【原形态】玳玳花,又名:玳玳橘、回青橙、回春橙。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
5~10 米。小枝细长,疏生短棘刺。叶互生;椭圆形至卵状长圆形,长 5~10
厘米,宽 2.5~5 厘米,先端渐尖,钝头,基部阔楔形,边缘具微波状齿;叶翼
宽阔;革质,具半透明油点。花单生或簇生于叶腋;花萼杯状,顶端 5 裂,近
卵圆形,有缘毛;花瓣通常 5,长矩圆形,白色;雄蕊约 25,花丝基部连合成
数束;子房上位,扁球形,花柱圆柱形,柱头头状。柑果橙红色(留在树上至
次年夏间又转为污绿色),近圆球形,径 7~8 厘米,有增大的宿存花萼;瓤囊
约 10 瓣。种子椭圆形,先端楔形。花期 5 月。果熟期 12 月。
【生境分布】分布我国南部各地,浙江、江苏、广东、贵州等地有栽培。主产
江苏、浙江。
【性状】干燥花蕾略呈长卵圆形,长1.5~2 厘米,直径 6~8 毫米。上部较膨
大,基部具花柄;花萼绿色,皱缩不平,基部连合,裂片 5;花瓣 5 片,淡黄
白色或灰黄色,顶端覆盖成覆瓦状,表面有纵纹;内有雄蕊数束,黄色;中心
有雌蕊,呈棒状,子房倒卵形,暗绿色。质脆易碎。气香,味微苦。以干燥、
色黄白、香气浓郁、无破碎者为佳。
【化学成份】花蕾含挥发油。油中主要含柠檬烯、芳樟醇、牻牛儿醇、香茅
醇、缬草酸等。尚含新橙皮甙和柚皮甙。成熟果实的果皮含挥发油 1~1.8%,
油中含有月桂烯、罗勒烯、异松油烯、蒎烯、莰烯、柠檬烯、芳樟醇、松油
醇、橙花醇、金合欢醇、橙花叔醇、茉莉花素、壬醛、癸醛、辛酸、苯乙酸、
苯甲酸、邻位氨基苯甲酸甲酯等。果实尚含橙皮甙、新橙皮甙、柚皮甙、橙色
素、柠檬酸、苹果酸、水杨酸、鞣酸等。种子含脂肪油约 18%,并含苦味成分
柠檬苦素。叶含水苏碱、挥发油
【性味】《药材学》:甘微苦。
【功能主治】疏肝,和胃,理气。治胸中痞闷,脘腹胀痛,呕吐、少食。①
《饮片新参》:理气宽胸,开胃止呕。② 《动植物民间药》:治腹痛,胃痛。
③ 《浙江中药手册》:调气疏肝。治胸膈及脘宇痞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8 分;或泡茶。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
【出处】出自《药材资料汇编》
【拼音名】Dài Dài Huā
【英文名】Daidaihua
【别名】枳壳花、玳玳花、酸橙花。
【来源】药材基源:为芸香科植物玳玳花的花蕾。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Citrus aurantium L.var.amara Engl.[C.aurantium ‘Daidai’]采收和储
藏:立夏前后,选晴天上午露水干后,摘取含苞未开的花朵,用微火烘干。
【原形态】玳玳花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 5-10m。小枝细长,疏生短棘刺。叶
互生,具柄;叶翼宽阔;叶片革质,椭圆形至卵状长圆形,长 5-10cm,宽 2.5-
5cm,先端渐尖,钝头,基部阔楔形,边缘具微波状齿,叶面具半透明油腺点。
花单生或簇生于叶腋;花萼杯状,先端 5 裂,近卵圆形,有缘毛;花瓣通常
5,长圆形,白色;雄蕊约 25 个,花丝基部连合成数束;子房上位,扁球形,
花柱圆柱形,柱头头状。柑果橙红色(留在树上至次年夏间又转为污绿色),
近圆球形,径 7-8cm,有增大的宿存花萼;瓤囊约 10 瓣。种子椭圆形,先端楔
形。花期 5 月,果熟期 12 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喜温暖湿润的气候。宜排水良好、肥沃松软、富含腐
殖质的砂质壤土和黏质壤土。资源分布:分布于我国南部各地,江苏、浙江、
广东、贵州等地有栽培。
【栽培】生物学特性喜温暖湿润气候,不耐寒,幼苗怕霜冻,成苗后抗寒能力
增强。最适宜温度 20-23℃,温度低于-4℃则易遭冻害。耐湿,不耐干旱,年
降雨量在 1000-2000mm;年平均相对湿度 65%-75%最为适宜生长。长江以南可
露地栽培;华北多盆栽。以向阳背凤山坡、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栽
培为宜,碱性土壤不宜栽培。栽培技术 用种子、扦插、嫁接繁殖。种子繁殖的
实生苗易变异,只宜用作砧木。扦插繁殖:4-5 月选生长健壮的枝条作为插
条,剪去部分叶片,斜插于沙床内,在 20-22℃下,并保持一定的湿度,均经 1
个月左右即可生根。嫁接繁殖:生产上多用此法。用枝接或靠接法。选枸橘、
枳、酸橙、玳玳花的实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