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疗法精品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家庭治疗; 一、定义: 家庭治疗是以家庭为对象实施的团体心理治疗模式 ,是协助家庭消除异常、病态情况,以执行健康的家庭功能。;二、特点: 1、不着重于家庭成员个人的内在心理构造与状态的分析,而将焦点放在家庭成员的互动与关系上; 2、从家庭系统角度去解释个人的行为与问题; 3、个人的改变有赖于家庭整体的改变。; 三、理论假设 1、家庭成员间过度的情感联系与家庭功能失调有着直接的联系,自我分化是家庭成员必要的成长目标。家庭问题源于家庭成员与原生家庭心理上的分化。 2、上一代没有解决的问题趋向于传给下一代,即多代传承。〔代代相传的错误〕;四、主要流派;A、代表人物:;B、根本概念:;8;9;10;11;12;七岁娃娃———父母的观察者 一对夫妻,有个天天惹母亲生气的小女孩。七岁的娃娃,在父母形容下,是个“无可救药〞的问题儿童;不专心、不听讲、不可理喻 父母不断在她身上加罪名,但是在我们两个小时的交谈中,她却是乖乖地坐在一旁自己玩耍,只是她十分留心父母的一举一动,尤其注意他们的谈话。父母谈话和平,娃娃也和平地玩耍;父母谈话不妥,娃娃也明显地紧张起来。这种不停观察父母的孩子,治疗者称之为“父母观察者〞,最容易被卷入父母的矛盾中,成为三角位置的一角。;替罪羊:在三角化的过程中,情绪会“泛滥〞到第三个人身上,如果此人不能解决父母焦虑,那么和被贴上“病人〞的标签。;15;4、家庭投射过程 指父母将自己不成熟与缺乏分化的状态传递给子女的过程。父母将自己的情绪问题转移到孩子身上,从而减少焦虑。这增加了孩子的情绪混淆。 分化不佳的父母,自身未成熟,因而会选择他们所有孩子中最为幼稚的一个作为他们关注的客体,而不管他或她在家中的出生顺序如何。这就是家庭投射过程。; 5、情绪阻断〔隔离〕 是个体通过减少和隔断与父母、同胞和其它家庭成员的情感联结的方式去管理未解决的依恋的一种方法。;C、治疗目标 〔1〕减低焦虑,减轻病症; 〔2〕去三角,提高每个参与者的分化水平以提高个体适应性。;D、评价 〔1〕将关注点从核心家庭扩大到扩展家庭,注重代际的传递。 〔2〕治疗师遵循中立原那么,能更有效地消除家庭成员的阻抗。 〔3〕重理论,轻操作。理论在后来受到广泛运用,但Bowen本身开展出来的技术不多。 〔4〕主要采取谈话的方式,而且是非结构性谈话,治疗师的治疗水平会受到其个人素质的影响。;〔二〕结构派家庭疗法;代表人物——米纽庆;结构派家庭疗法开展历史;家庭系统;案例;家庭界限;家庭结构;家庭的结构通常通常可以通过家庭成员的交往过程表达出来。 即通过家人的关系和动力,家庭内的标准以及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的相处方式表达出来。;权力架构;家庭病态结构;结构式家庭疗法的过程与技巧;连接:咨询师去接触家庭内每一份子,通过接触去感受对方对他的容纳与反响。 在接入家庭的过程中临时变成家庭系统中的一份子,适应该家庭的规那么。;家庭的状态和结构 家庭系统的弹性和回响 家庭生活的环境;〔三〕策略派家庭治疗;策略家庭治疗模式;三种模式;1、病症的意义;2、治疗目标;3、初次访谈; 初次访谈四个阶段的不同目标; 初次访谈四个阶段的不同目标; 初次访谈四个阶段的不同目标; 初次访谈四个阶段的不同目标 ; 4、 治疗技术 ; 悖论指令的三种形式;治疗技术;5、评价; 〔四〕经验性家庭治疗;经验性家庭治疗的概述:;代表人物:萨提亚;萨提亚模式的简介;萨提亚模式来源;主要观点;家庭重塑技术 ;家庭重塑技术;家庭重塑技术;沟通的五种姿态;萨提亚曾描述过这样一个现象,在人群中,无论人们的真实感受和想法如何,总有50%的人答复“是〞〔讨好型〕;30%的人答复“不是〞〔指责型〕,15%的人既不答复“是〞,也不答复“不是〞,也不会给出他们真实感受的任何线索〔超理智型〕;还有0.5%的人会表现得假设无其事、毫无知觉〔打岔型〕。最后只有4.5%的人是真实的,他们是一致型的。;;;;;不一致的危害;一致性的沟通意味着成认自己所有的情感,能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同时顾及他人的感受,且考虑到情境。在表里一致的行为和关系中,我们可以不带任何评判地接纳并拥有自己的感受,并且以一种积极、开放的态度来处理它们。;举例:想像你刚刚碰伤了别人的手臂,你会怎么抱歉? 讨好型:请原谅我吧,我真的很笨!

文档评论(0)

东木文档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广州东木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广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40101MA9W4UABXM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