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混频器
一.混频器的工作原理
混频器在发射机和接收机系统中主要负责频率的搬移功能,在频域上起加法器或减法器的作用,频域上的加减法通过时域上的乘积获得。混频器通常可以表示为如图1所示的三端口系统,应至少包含三个信号:两个输入信号和一个输出信号。根据图 1 可以表示混频器最常见的数学模型:
式中 表征输入信号的振幅, 表征本振信号的振幅。
图 1.混频器原理框图
对于混频器而言,混频器的输入信号分别定义为射频信号RF(Radio Frequency),频率记为 ,和本振信号 LO(Local Oscillator),频率记为 。混频器的输出信号定义为中频信号
IF(Intermediate Frequency),频率记为
。根据混频器的应用领域不同,中频输出选择的频
率分量也不同。当 时,混频器称为下变频器,输出低中频信号,多用于接收机系
统;当 时,混频器称为上变频器,输出高中频信号,多用于发射机系统。
常用的混频器实现方法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用现有的非线性器件或电路,比如利用二极管电压电流的指数关系实现的二极管微波混频器;第二种是采用开关调制技术实现信号在频域上的加减运算,进而实现频率变换的功能,比如基于吉尔伯特单元的混频器;第三种是利用已有的电子元件实现混频电路的乘法模块。
二.混频器性能指标
(一)转换增益
转换增益(或者转换损耗),其定义是需要的 IF 输出与 RF 输入的比值。混频器的电压转换增益可表示为:
混频器的功率转换增益可表示为:
其中 和 分别为中频输出电压和射频输入电压的有效值. 是负载电阻, 是源电阻。当输入电阻和负载电阻相等时,两种增益的dB 形式相等。
(二)噪声系数
一般而言,在分析系统噪声性能时,系统内的各模块视为黑盒子.即无需知道模块内部具体电路的噪声如何,而是用一个统一的系统参数对各模块噪声进行描述。因此在分析混频器噪声性能时,将其看成是一个线性二端口网络。
噪声系数被用来衡量信号经过混频器后信噪比的恶化程度,即混频器本身引入的噪声的大小。其定义为输入(RF)端信号的信噪比(SNR)除以输出(IF)端信号的信噪比。即:
(三)线性度
在射频电路分析中,如果系统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相比,在输出信号中产生了新的频率分量,就说明该系统产生了非线性失真。而实际中混频器就是这样非线性系统,当射频输入信号的功率超过某一限度时,输出和输入信号之间的幅值不再呈现线性相关。
一个无记忆的非线性系统的输入输出的函数关系可表示为如下泰勒级数展开的形式:
当输入信号是一个单频率的正弦信号时,即线性系统的输出为:
。那么忽略高次项,这个非
射频电路中,通常采用 1dB 压缩点来表征这种增益因非线性而下降的现象。随着输入信号功率的不断上升,增益衰减至1dB 时对应的输入信号功率称为 1dB 压缩点,计算公式如下:
当输入信号是两个等幅且频率接近的信号时,即项可得:
。忽略高次
由于三次失真产生的三阶互调量 IM3 频率 和 距基波分量较近,很容易
落入信号带宽内,造成信号干扰。为了衡量非线性系统的三阶互调干扰抑制能力,人们引入 了三阶互调点 IP3 的概念,即随着输入信号能量的升高,三阶互调量会在某一点与基波量相交,交点对应的输入信号能量称为输入三阶互调点lIP3。根据定义,可以得出:
(四)隔离度
理想情况下,混频器的各个端口之间是完全隔离的,即信号不会发生馈通。然而,实际上信号会在各端口之间发生泄漏,这种泄漏到达一定程度后会对输出信号产生严重影响。隔离度就是用来表征信号在混频器各端口之间的泄漏程度,主要分为三种:LO/IF(本振端口 到输出端口的信号隔离度)、RF/IF(射频端口到输出端口之间的信号隔离度)、LO/RF(本振端口到射频端口的信号隔离度)。以三者中影响最大也最重要的LO/RF 为例,其定义为:
三.混频器的分类
(一)单端混频器
以 MOSFET 混频器为例。已知长沟道的 MOSFET 的电流电压接近平方律关系:
将 RF 信号和 LO 信号在电路的输入端线性叠加后,得到: 利用平方律关系,可得:
通常单端混频器结构简单、器件少,所以噪声较低。但输出信号中其他频率的分量较多, 而且不能有效的在输出中频端抑制RF 和 LO 信号,因此效率并不高。
(二)单平衡混频器
单平衡混频器的电路结构。它由一个共源的驱动级(M1)和一对由 LO 驱动的差分对组成。它的输入信号是一个单端的 RF 信号和一对平衡的 LO 信号,输出是平衡的 IF 信号。
驱动级 M1 将栅极的 RF 信号转换成漏极的电流信号,差分对M2 和 M3 在 LO 大信号的控制下轮流导通。因为 LO 采用了差分的工作方式,所以输出的中频信号可表示为:
其中, 所以,
观察上式可以发现,理想的单平衡混频器抑制了RF 信号到 IF 端的馈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件-2024年高教版研究生新中特教材.pdf VIP
- GB 31335-2024 铁矿开采和选矿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docx VIP
-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小数除法竖式计算练习100道及答案.docx VIP
- 山东科技出版社劳动实践指导手册二年级第2课清洁与卫生小件衣物清洗洗袜子 教案.doc VIP
- 2025年全球矿业报告:着眼未来.pptx VIP
- 压力容器使用单位每月压力容器安全调度会议纪要.doc VIP
- 原油进口联营协议.pdf VIP
- JB∕T 14641-2022 计算机和数据处理机房用间接蒸发冷却空调机组.pdf
- 西门子S7-1500 PLC编程及应用-全套PPT课件.pptx
- VCS56055160ArcWelding正版分享[共14页].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