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中国皇家绘画艺术的变迁
摘要:中国皇家绘画艺术源远流长,它不仅是中国皇家宫廷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更是中国绘画史上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从狭义的意义上理解,中国皇家绘画又可称之为“院体画”,主要以描绘帝王生活、行政而进行绘画创作,历朝历代的皇家绘画都有着不同的制度和创作表现手法,虽说在历史行进的过程中难免会有一些消极因素的影响,但是总的来说皇家绘画的发展还是利大于弊的。
关键词:皇家;宫廷绘画;变迁;绘画风格;内心情感
中图分类号:j2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20)05-0143-02
朱良志先生所著《扁舟一叶——理学与中国画学研究》之中,论起宋代时期理学与绘画的研究,其中第二章中的一个小节值得关注。
一、早期皇家绘画艺术
最早描绘宫廷生活亦或是奉命于皇权贵胄的绘画形式主要是以壁画形式出现,如咸阳秦朝宫廷壁画、汉代画像石等。发展至唐朝时期,皇家的宫廷绘画才逐渐崭露头角,当时主要是以人物画为主,如阎立本的传世名作《步辇图》就是描绘了唐太宗下嫁文成公主时与吐蕃联姻的事件,画中周太宗的形象刻画得十分成功,在表现其深沉谦和的外表中又流露出深才大略的非凡气质。但是具体的绘画机构在此时还未设立,直至南唐时期,皇家画院才被设立。地处江南的南唐和四川的西蜀因为政权相对的稳定、自然条件的优越、经济的繁荣吸引了大批在安史之乱和唐末战乱中流离的画家,并且两地的统治者皆酷爱书画,于是开创了宫廷画院,网罗各地绘画才人,绘画在此时出现了一片繁荣的景象。代表人物有擅长绘画人物肖像,同为南唐画院待诏的周文矩和顾闳中,周文矩擅画冕服、车器等,代表作《重屏会棋图》;《韩熙载夜宴图》是顾闳中的代表作,其生动地刻画了失意官僚的矛盾心理和腐朽的生活面貌,较其他贵族生活的画卷意义更为深刻。五代时期的皇帝贵族生活多以奢华相尚,装饰较为富丽,一些文人士大夫闲游园圃、栽花种竹、托物寄情,也增加了对花、鸟的兴趣。此时的花鸟画也得到了发展,代表人物是西蜀的黄筌和南唐的徐熙,黄筌为西蜀宫廷画家,其绘画题材多以宫廷奇禽名花为主,用细线勾勒并赋以柔丽的色彩,线色相容,几乎看不出线勾勒过的痕迹。由于其绘画主要是为皇家贵族服务,所以在绘画风格上形成了一种色彩明艳的富贵之气。徐熙终身不仕,自命清高,喜欢游于乡间,绘画题材多为花竹、蔬果、鱼虫等自然之物,但是他也曾为宫廷画过赋色艳丽并带有装饰趣味的“装堂花”“铺殿花”。
二、宋元时期皇家绘画艺术
皇家绘画到宋朝达到了鼎盛,社会的稳定,文化的繁荣都是皇家绘画兴盛必不可少的社会条件。著名的历史学家陈寅恪先生曾言:“吾中华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1]。的确,宋代在承传前朝文化的基础上开拓演进,形成了独具风格的“宋型文化”,足与唐代文化并肩屹立,两者各具千秋,同样以光灿的精神文明彪炳史册,驰誉寰宇。而宋朝的君主也酷爱书画,在宋初期就设立翰林图画院并网罗社会上的绘画人才,画院通过考试来选取人才,考试的准则是既要求状物绘形的严格还强调写实技巧。宋朝画院作家的作品多数反映了最高统治者的审美标准,而宫廷中装饰物务求奢华,这一点使花鸟画在宫廷美术中占有了一席之位,而社会上中阶级对工艺装饰的需要也促进了花鸟画的发展。宋徽宗赵佶作为皇帝虽是资质平平,但是他在绘画、诗词方面却都有较好的修养和研究,尤其是对花鸟画的研究,但其带有富贵之气的宫廷绘画中的某些作品带有一些萎靡之气。公元1127年北宋灭亡,南宋时期宫廷绘画继承北宋画院绘画风格的同时又形成了以文人士大夫为主流的绘画独立体系,他们的作品多是借景抒情,不拘泥于形似格法,多以梅兰竹菊为主题,赋予其道德品格以表现自己清高的品质。
元代的统一虽然促进了民族的融合,但因其是以游牧为主要生存方式的民族,重武轻文乃是其根本之道。入主中原后,元朝的统治者虽开始逐渐接受并重视汉文化,但在朝中仕途上依旧是对汉人有所戒备,致使一部分汉族文人士大夫虽身在朝廷但是在政治上却难以施展抱负,只能寄情于詩画之中。其中最具代表性并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的莫过于前朝遗民身份的赵孟頫,赵孟頫乃是宋宗室入院,虽官衔不低,但是在政治上却不能施展抱负,其内心也有自责抑郁之情,所以常以绘画宣泄自己内心情感,元代的统治者对绘画不加以重视,至文宗之时才设立了“奎章阁”,让皇权贵胄品茗雅集。所以赵孟頫并未在宫中担任绘画的职位,但是他的绘画风格和对绘画的要求都间接或直接地影响了之后朝代的皇家绘画风格。
三、明清时期皇家绘画艺术
明代开始,被废弃的皇家美术机构得到恢复,此时供职于皇家的画家在人数上也较之前代有所扩充。永乐到弘治时期,画院极盛,画家戴进更是兼攻山水、人物等,其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