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钦江故城采集鎏金铜佛像初考.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广西钦江故城采集鎏金铜佛像初考   摘要:钦江故城是南朝至隋唐时期以钦州为主要根据地,掌管北部湾沿海一带政权,管理钦州对外贸易活动的宁氏家族的统治中心。1977年6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在故城遗址进行田野考古调查时,在地表采集到一件鎏金铜佛像。通过初步考证,该鎏金铜佛像的制作年代应在隋朝,极有可能是摩诃迦叶尊者的塑像,并且应该属于某个包含“一佛二弟子”组合雕塑的组成构件。这为将来研究南朝至隋唐时期佛教在北部湾地区的活动提供了有益的线索。   关键词:钦江故城;鎏金铜佛像;摩诃迦叶;一佛二弟子   广西北部湾沿海地区作为连接西南各省的出海通道,自古以来就是海上丝绸之路贸易的交通要道之一,是我国南方沿海地区通往东南亚、南亚、东非各国的重要节点。隋唐时期,由于合浦港逐渐淤积,钦州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成为南海地区沟通内陆与海外进行贸易活动的重要港口。因此,钦州有着丰富的隋唐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遗存,这其中也就包括了当时以钦州为主要根据地,掌管北部湾沿海一带政权,管理钦州对外贸易活动的宁氏家族的统治中心——钦江故城。1977年6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在故城遗址进行田野考古调查时,在地表采集到鎏金铜佛像、莲花瓣纹瓦当、席纹陶片、绳纹砖等遗物。1981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将钦江故城公布为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5年,为配合钦州市加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海上丝绸之路遗产名录”申报城市的相关工作,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钦州市博物馆组成联合工作队,对包括钦江故城在内的钦州市海上丝绸之路的重点遗址进行田野考古调查及试掘。笔者有幸作为工作人员之一,参与到了2015年的田野考古工作当中。   1钦江故城概况   1.1现状简介   钦江故城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城东北25千米的久隆镇上沙田村东北处,东临钦江,平面呈長方形,南北长约200米,东西宽约180米,总面积3.6万平方米,城址方向95度。城墙主体用黄土板夯而成,夯土墙体保存现状较好,墙体横剖面呈下宽上窄的梯形,现存城墙高出地面4~10米。南城墙中部、北城墙中部偏西及城墙西南、东北角各有一缺口,其中南北城墙之间的缺口由现代机耕路连接。南城墙缺口可能为城门的所在位置,其余缺口的性质暂难判断。墙体上发现城墙倒塌堆积,最厚达1米,其中夹杂有大量瓦片、红烧土和石子等。推测城墙上原有城楼建筑,后因城址废弃倒塌叠压在城墙之上。城墙的南、西、北三面均发现有护城壕。城东北处开凿有码头和人工河道连接钦江,通往南海。与隋唐时期内地州县相比,钦江故城面积较小,城门布局也有别于中原地区传统的城市布局。因此可以推测,该城的主要功能应该是作为一处专设的行政管理机构的所在地,用以巩卫地方政府,以及方便作为俚僚渠帅的宁氏家族实施对钦州地区与周边内河、外海航运贸易的监管之职。   1.2历史沿革   钦江故城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南朝时期。清代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载钦州废县(亦即钦江故城)是“刘宋时宋寿郡治也,齐梁因之,隋废郡为宋寿县,开皇十八年改曰钦江县,为钦州治,唐因之”[1]。而据钦州地方志《钦县县志》记载,南梁天监四年(505),梁武帝置安州,辖宋寿郡、宋寿县、安京郡、安京县(以上郡县在今市内)、宋广郡、宋广县(今灵山县境内)等3郡3县[2]。隋开皇十七年(597),汴州刺史令狐熙为桂州总管便宜行事,恩信感服,州刺史宁猛力乃诣府请约束,于是改安州为钦州,取钦顺之义也。开皇十八年(598)改安州为钦州,至唐贞观十年(636)移治灵山[3]。由此可见,钦江故城作为安州与钦州的州治共延续了131年。   2钦江故城采集鎏金铜佛像   2.1佛像描述   在钦江故城遗址地表上采集到的鎏金铜佛像目前收藏于钦州市博物馆。铜像高5厘米,是呈立姿状的僧人,头部、面部、肩部及足部略有残损,主要用简单的阴刻线条来描绘形象。僧人光头,头部圆润,眉毛粗厚浓密,双眼低垂略呈八字,鼻梁高挺,嘴唇紧抿,双耳巨大垂肩;内穿偏衫,外披袈裟,双手抱拳置于胸前;背部平直,通体鎏金,但背部的金漆脱落较为严重,基本不存,裸露出青铜本质。   2.2佛像年代   通过田野考古调查、勘探和试掘以及文献记载,钦江故城最早建立于南朝时期,并最迟在唐朝中期以前被废弃。因此,该鎏金铜佛像的制造年代,也应处于这一时间之内。从其造型、面相及服饰等风格方面分析,可以得出此鎏金铜佛像的具体制造年代。   首先,从整体形象看,鎏金铜佛像圆头大耳,头大身小,体形消瘦,比例尚欠匀称,不尽合理,明显与河北曲阳修德寺[4]和山东云门山、驼山[5]以及广西博白宴石山[6]隋朝造像有相似之处。其面相虽然圆润丰满,神态端庄,看似体现了唐朝以

文档评论(0)

软件开发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十余年的软件行业耕耘,可承接各类需求

认证主体深圳鼎云文化有限公司
IP属地陕西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40300MA5G24KH9F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