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吞咽康复训练对老年脑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吞咽康复训练对老年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2017年2月-2019年3月收治老年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7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疗法;研究组在常规疗法基础上实施吞咽康复训练。对比两组干预效果。结果:研究组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治疗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ss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吞咽康复训练对老年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生活质量具有显著的改善效果,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吞咽功能。
关键词吞咽康复训练;老年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生活质量
脑卒中是老年人群常见缺血性疾病之一,待脑卒中形成后,患者脑干、吞咽功能相关颅脑神经核会遭受严重损伤,进而导致假性延髓麻痹,引发吞咽功能障碍情况,最终对者生活质量造成巨大不利影响。当前,临床主要采用吞咽电刺激疗法改善患者吞咽功能,但疗效具有一定差异性,故需要配合系统化的吞咽康复训练,以此有效提高患者吞咽功能,及时预防吸人性肺炎、脱水、营养不良、窒息、支气管痉挛等并发症[1]。本研究选取74例老年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分析吞咽康复训练对其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具体步骤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2017年2月-2019年3月收治老年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74例,所有患者均通过临床检验以及影像学确诊为脑卒中疾病,并且患者在发病后出现吞咽功能障碍,随机分为两组,各37例。对照组男23例,女14例;年龄60~78岁,平均(69.20±3.09)岁。研究组男24例,女13例;年龄61~80岁,平均(68.93±3.24)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其中还应当排除以下存在:精神疾病史患者;患者以及家属未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严重肝肾功能受损患者。
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疗法,即给予吞咽电刺激疗法,具体方法:选择低频电vitalstim吞咽治疗仪,参考设置:采用双向方波,波宽700ms、波幅0~25ma、固定频率30~80hz,然后将通道1的a电极置于患者舌骨上方,将b电极置于其甲状软骨上切迹上方,將通道2的电极c、电极d与上述的电极a、电极b等距垂直排列,之后开启电源,根据患者最大耐受力控制电极刺激强度,治疗1次/d,治疗30min/次,连续治疗1个月。研究组在常规疗法基础上实施吞咽康复训练,主要方法:①下颌与面颊部训练:指导患者张口至最大,维持5s后放松;左右移动下颌,5s后放松;将口张大后说“呀”,再快速闭合;闭嘴鼓腮,5s后放松。上述每个动作每天训练1遍,每个动作每遍训练5~10次,共训练1个月。②唇部训练:指导患者张口说“呜”、“咿”、“嗯”等字;用压舌板紧压两侧唇部,5s后放松;用压舌板紧压两侧唇部,再将压舌板拉出;用压舌板置于两侧嘴唇,然后用力夹紧,再拉出;在双唇间横向放置压舌板,之后夹紧,并增加压舌板阻力,25s后放松;指导患者张口说“p”、“b”等辅音。上述每个动作每天训练1遍,每个动作每遍训练5~10次,共训练1个月。③软腭、舌训练:舌头伸出5s后缩回;用舌尖360°舔唇部;用舌紧贴硬腭,5s后放松;将舌尖抬到门牙背部,5s后放松;将舌尖伸至左边唇角,5s后伸至右边唇角,5s后放松;待舌头伸出后,用压舌板紧压舌尖,指导患者用舌尖抗阻力,5s后放松;将舌尖伸至左边唇角,指导患者抗压舌板阻力,5s后放松;将舌尖伸至右边唇角,指导患者抗压舌板阻力,5s后放松。上述每个动作每天训练1遍,每个动作每遍训练5~10次,共训练1个月。④摄食训练:帮助患者调整至仰卧位或坐位,且呈现30°并前倾头部20°,然后在增稠剂中添加适量温水均匀搅拌,提取混合剂约4ml,再指导患者主动摄食,之后根据患者吞咽功能改善情况适量增加摄食量,每天训练1次,每次训练30min,共训练1个月。
评比指标: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应用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f-36)评估[2],共有活力(vt)、总体健康(gh)、躯体疼痛(bp)、生理职能(rp)、生理功能(pf)、精神健康(mh)、情感职能(re)、社会功能(sf)等8项内容,每项总分100分,评分越高,即生活质量越高。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吞咽功能采用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sa)评估[3],其中包括3部分:①自主咳嗽、咽反射、喉功能、软腭运动、唇闭合、呼吸、头部躯干控制、意识等初步评价,分值8~23分;②指导患者吞咽5ml水3次,了解是否存在吞咽喘鸣、重复吞咽、喉运动及喉功能,分值5~11分;③指导患者吞咽水60ml,了解是否咳嗽、吞咽时间,分值5~12分,量表总分值18~46分,评分越高,即患者吞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