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论紫砂壶的协调之美
[摘要]紫砂壶之所以成为流传千古的茶具,除了精湛的工艺,珍贵的紫砂材质外,还因为紫砂壶继承了茶的温顺,文人的儒雅,多了几分诗情画意。紫砂壶的协调之美,既有道家的道法自然,又有儒家的和谐统一。从紫砂壶的外部造型、与茶文化的关系以及紫砂陶刻与器物之间的关系分析紫砂壶的协调之美。
[关键词]紫砂壶;协调;文化;艺术、
紫砂壶既有均匀的光货,又有形神兼备的花货,各种造型无不体现着协调之美。紫砂壶兴于茶叶,用于泡茶。与茶文化的精神内涵高度一致。另外,紫砂壶源自江南鱼米之乡,文化中带有些许诗情画意。手艺人以刻刀写意,挥毫撒墨,在壶面刻出了一幅幅动人的字画,让陶刻艺术与紫砂艺术融为一体。
一、紫砂壶器型中的协调之美
(一)光货的协调之美
光货有方壶、圆壶。方壶属于最难制作的紫砂壶之一,具有挺括的块面和笔直流畅的线条,相邻块面厚薄一致,泥料均匀,不得有半点偏颇。圆壶力求平稳、圆润,从壶柄到壶盖,再到壶面,最后到壶嘴,都以圆形存在。圆象征着圆满。大小圆形相映成趣,尽显生命的张力。圆壶的壶嘴与壶盖以壶体的中心线为对称轴,始终处于同一水平高度。筋纹壶通常以葵花瓣、兰花瓣为形制作壶体,比例均匀,整个壶体以壶中轴线为界,形成对称图形。人们从任何一个角度看过去,都是那么和谐唯美,体现了儒家的中庸与怀柔。同时,筋纹壶棱角分明,线条明快,给人一种流动的生命美感。
如作品《虎虎生威》,壶体为圆壶,壶嘴微翘,大有蓄势待发的意味。作者以老虎的形象捏塑了一个壶钮,这是整个作品的点睛之笔。虎嘴微张,与壶嘴的走势和方位一致,仿佛老虎在怒吼一般,威严肃穆的氛围,让朴实无华的圆壶多了几分生机;同时,老虎尾巴弯曲的形状与壶柄的形状高度相似,颇有呼应的意味。老虎的形象让整个作品显得气势磅礴,与作品名称“虎虎生威”不谋而合。
(二)花货的协调之美
花货不是胡乱捏制,更不是简单地堆砌。需要做到形、神、意、韵高度统一。所谓“形”,是指花货形体制作可以夸张,但是不能天马行空,需要手艺人在自然事物形象的基础上进行合理想象。“神”是指在制作花壶时,手艺人虽然取材于自然,却不是全然照搬,懂得去粗取精。讲究“形似”的同时更要注重“神似”,需要有“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创作理念。所谓“意”,是指“意趣”,好的花货作品有托物言志、借物抒情的寓意。如手艺人捏塑壶柄松柏的形状,带有些许沧桑,生命气息浓厚。将老虎、狮子的形象塑造壶钮,大有驱邪避害的用意,同时还增加了壶体的生气。将玫瑰花状的泥料贴塑于壶表面,寓意浪漫的爱情。仿照南瓜的形状雕塑壶盖,寓意成熟、丰收。就花货的“韵味”而言,手艺人多借助紫砂特有的颜色来装饰花货,使得壶色与壶意相匹配。紫砂泥料的色调本身气韵饱满,所塑造之物生动逼真。有时候,为了凸显自然之物美的特质和韵的灵动,紫砂艺人会将不同的泥料以不同比例进行混合,以获得想要的颜色,达到设色妍丽、惟妙惟肖的装饰效果。如在制作《岁寒三友》壶时,手艺人就调制出了绿色来装饰竹子的形象。
二、紫砂壶与茶文化的协调
唐宋时期,中原地区盛行茶文化,制茶多采用煎茶、煮茶等方式,它要求壶具能够承载足够多的热量。因此,这一时期的茶壶形体较大,壶体较高。为了保证受热均匀,多制作为下部大,上部小,呈正梯形状。到了明清时期,品茶已经成为寻常百姓饭后打发闲余时间的重要活动之一,“柴米油盐酱醋茶”一词的出现,充分说明将茶与人们日常生活所需品并列。同时,明清时期的社会大众既注重茶色,也注重茶香和茶味。就色泽而言,紫砂壶多色调沉着,有古色古香的韵味,翻炒过的茶叶同样色深,这一点与紫砂壶很是相似。元以后,煎茶、煮茶的方式逐渐被冲泡茶所取代。冲泡茶需要茶迅速入味,且需要长时间保留茶味、茶香。在此社会背景下,人们把目光投向了双气孔结构的紫砂壶,紫砂优良的泥性,让紫砂壶更容易锁住茶味,即使是酷夏,茶水留于茶壶之中也不会变质。同时,紫砂壶还具有藏味的功能,泡过茶的紫砂壶,即使长久空置,依旧留有茶香。北宋诗人梅尧臣曾这样评论紫砂壶的保味功能:“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华。”说明早在宋代,人们已经发现紫砂泥的优良性,并将其作为制壶的新材料。
紫砂壶与茶的关系不仅如此,紫砂壶的形体构造与茶的关系也非常紧密。在制作紫砂壶时,紫砂壶的壶盖与壶身不得有缝隙,为的是茶香不溢、茶味不散。壶柄制高点与壶嘴制高点齐平也不是偶然,为的是茶壶出水平稳。壶嘴与壶身黏合处多为网孔结构,为的是过滤茶叶,避免堵塞现象的发生。综上,茶文化的变迁对紫砂壶的形体结构影响非常大,二者属于和谐共生关系。
三、紫砂壶陶刻与器物的协调
紫砂壶发源于江南小镇——宜兴。江南地区文化底蕴深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