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STEM课程组织方式在小学科学教育中的应用.docxVIP

例谈STEM课程组织方式在小学科学教育中的应用.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例谈STEM课程组织方式在小学科学教育中的应用   [摘要]科学教育应尝试借鉴stem理念设计课程,尤其是“技术与工程领域”,应融合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以项目学习的思路开展研究性学习。同时在科学活动设计中融合验证型stem、探究型stem、制造型stem、创造型stem等各种类型的活动设计策略,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提升能力,实现从验证到创新的突破。   [关键词]stem理念;融合;小学;科学教育   《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提出:倡导跨学科学习方式。stem是一种以项目学习、问题解决为导向的课程组织方式,它将科学、技术、工程、数学有机地融为一体,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科学教师可以尝试运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1]。stem是一种重实践的超学科教育概念,科学教师可以将stem运用于小学科学教育,在stem教育视域下,通过技术与工程领域的学习,打破常规,大胆尝试学科融合,创新活动设计,以项目学习的思路开展研究性教学活动,使学生综合所学的各方面知识,体验科学技术对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有學者认为,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将stem教育活动分为验证型stem、探究型stem、制造型stem、创造型stem,针对stem类型的不同,教育策略也有所不同。但不论是哪种策略,都要使学习者经历完整的科学研究过程[2]。在stem教学方式下,学生并不会自发地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研究或像工程师那样思考,而是需要教师为他们提供一定的典型材料,设计一定的结构化程序,提供一些必要的指导。同时,从验证型stem到创造型stem,研究的成分会越来越多,教师的指导会随之逐渐减少,以促进学生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发展。总之,在小学科学课的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借鉴不同类型的stem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现从验证到创新的突破。   一、验证型stem   验证型stem是在验证性实验的基础上延伸而来的,是当学生对研究对象有了一定的了解,并形成了一定认识或提出了某种假说后,为验证这种认识或假说是否正确而进行的一种项目式学习活动。它强调演示和证明科学活动,更注重探究的结果(事实、概念、理论),而非探究的过程。   如stem活动“胡萝卜叠高塔”,要求在规定时间里,用一定数量的牙签和胡萝卜现场搭建尽可能高的“塔”。由于六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形状与结构的基本知识,知道高塔之所以不容易倒塌与它的结构有重要关系等。所以这项活动更适合六年级的学生。相应地,科学活动的设计应包括以下环节:了解现实生活中的塔;提出问题(怎样叠才能使塔更高);设计图纸(画出各结构形状);模仿建造;改进结构;修改设计;创新建造。这样,搭建一个稳定的胡萝卜高塔的过程就成为一个验证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过程。借鉴验证型stem活动的科学课程,需要学生有一定的相关知识储备。   二、探究型stem   探究型stem在探究性实验的基础上延伸而来,事先不知道可能的结果,探究的影响因素也往往有多种。学生要看到实验结果才能判断实验假设是否正确,并获得某种知识。这一点不同于验证型stem。   例如,笔者在一次培训中,观摩了一堂“制作一个陀螺”的stem展示课。教师让学生从观察陀螺的结构入手,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制作一个能够稳定旋转的陀螺,并探究影响陀螺旋转稳定性的因素。教师提供了智高玩具器材,让学生从中自选材料制作一个陀螺,并设法让它转起来,通过观察陀螺转动的情况分析影响其稳定性的因素,在改进制作后再进行调试。通过互动交流,学生归纳了一些影响稳定性的因素:一是陀螺的重心,重心越低旋转越稳;二是布局尺寸,陀螺低处的直径小一点,中间偏下的直径大一点,盘面上部的轴要比下部的轴稍长些。展示作品后各组分享了制作经验,并优化了陀螺的结构。紧接着,教师组织学生开展“陀螺大战”,看哪组陀螺旋转最久,进一步引导学生探究影响陀螺旋转时间的因素。有学生认为“转得快的转得时间也长”,教师又追问“如何才能转得快”,引导学生回顾学过的大齿轮带动小齿轮可以使转速变快的知识。然后让学生先画出陀螺的设计图,同时遵循“用最节省的材料打造最优质产品”的设计理念,用现场的智高玩具器材完成制作,并可在制作和调试过程中不断修改设计和改进产品。   又如,笔者所在学校的教师组织四年级学生用硬纸片和火柴等成本更低的简单材料,进行了类似的科学探究。学生先后探究了陀螺盘形状与旋转时长的关系,陀螺重心高低与旋转时长的关系,陀螺中心平衡与旋转时长的关系,陀螺质量与旋转时长的关系,陀面大小与旋转时长的关系等(见图1)。   以上的探究型stem经历了“模仿设计—收集证据—实践改进—优化思路—创新作品”等过程。科学探究活动与此类似,也可以采取这一形式进行活动设计。  

文档评论(0)

亦起学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湖北亦贤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广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21023MA4F181CX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