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第十二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    袁隆平:生于1930年,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杂交水稻专家, 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得者,2008年获颁“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奖”。     77岁的袁隆平依然要经常穿上水田靴,骑上摩托车到水稻田里看一看,这位总是两腿沾满了泥点子的科学家,就像一位普通的农民一样,忙碌在田间地头。“我的工作主要是在试验田,打雷、下大雨都要到田里面去看的,大风大雨就要去,看它倒伏不倒伏,看哪些品种能够经得起几级风,真要去看的哩!” 我们看到袁隆平在田间 忘我工作的身影……袁隆平通过什么途径创造价值,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我只想下田劳动,亲近禾苗,我认为自己下到试验田里,我就感到踏实了。” 1.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      P102 (1)劳动着的人是幸福的,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是创造美好生活,实现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人只有在劳动中才能创造和体现自己的价值。 人只有在劳动中才能实现和证明自己的价值。 忙碌在田间地头忘我工作 培育出杂交水稻     劳动一生,可得一夜的安眠;勤劳一生,可得幸福的长眠。          ——达.芬奇  思考:他为什么赢得大家的爱戴?     这些年中国的土地上生长出了更多的粮食,就是增产的这个部分,有人做过一个初步的统计,大概养活了7000万人。当我们端起饭碗的时候,偶尔在我们脑海里飘过他的形象、名字,我们的 内心里感到很温暖、很感动、很骄傲、很感激的情绪都是因为他。他的饥饿药方不仅造福中国,也造福全人类、全世界。     袁隆平说:“要热爱祖国,热爱人民,这个是基本前提。如果对民族、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没有感情,就很难成就一番事业。有了感情,才会为社会做一些事情、献一份爱心,这样你才会有欣慰感。” (2)努力奉献的人是幸福的。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 人只有在奉献中才能创造和体现自己的价值。 人只有在奉献中才能实现和证明自己的价值。  比较:个人主义     他是非常普通的人,是非常平常的人,不讲究吃穿,一件衬衫只有10元钱。     1、为什么说:“没有祖国和人民,就没有自己的事业”?  2、袁隆平是如何处理自己与社会关系的?     袁隆平用得来的奖金设立了袁隆平农业科技奖励基金会,2004年他把刚刚得来的十二万五千美元的世界粮食奖奖金也全部捐给了基金会。他说:“没有祖国和人民,就没有自己的事业。” (1)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 ●人的生存条件由社会提供。 ●人的发展条件由社会提供。 ●人的享受条件由社会提供。 ●人的工作条件由社会提供。 ●人创造价值的条件由社会提供。  2.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P104     只有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才能在奉献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2)个性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统一  ⑵个性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统一 袁隆平故事对我们走向成功有哪些哲学启示?     出生在上个世纪30年代的中国世代务农家庭,他体会过什么叫哀鸿遍野、民不聊生;他60年代开始研究杂交水稻,50年孜孜不倦,不屈不挠;对科研,对农业,     他赞成这样一个公式:知识+汗水+灵感+机遇=成功。他从小特别淘气,很聪明,喜欢游泳、打排球,喜欢音乐,对音乐了如指掌,小提琴拉的很好,下棋也不错;小学一次游园活动中发现自己对一草一木特别感兴趣,对于自然界的春华秋实的变化,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他体会到自己长大后的理想是什么,高中毕业后好不犹豫地选择了农业。     他无法认输,搞科学研究,第一个要不折不挠,要不怕失败,因此,他战胜了饥饿的威胁。他说,终身成就奖就是我要奋斗终身,绝不能以这次成就而满足,我继续努力工作,争取更多的成绩。 3.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P105 (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观条件) (1)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顽强拚搏、自强不息。 (3)要有坚定理想信念和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2)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第四单元 综合探究     讨论:1907年,俄罗斯作家高尔基在意大利的卡普里岛疗养,他10岁的儿子马克西姆·彼什柯夫也在那里住了一些日子,并在院子里栽了一些花。后来,马克西姆先回国了,高尔基给儿子写了这么一封信:?    “你走了,可是你栽的花却留了下来,在生长着。我望着它们,心里愉快地想,我的好儿子离开以后,在卡普里岛留下了某种美好的东西──鲜花。要是你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自己一生留给人们的都只是美好的东西──鲜花、思想、对你的非常美好的回忆──那你的生活将会是轻松和愉快的。那时你会感到所有的人都需要你,这种感觉会使你成为一个心灵丰富的人。要知道,‘给’永远比‘拿’愉快。”    请谈谈你对“‘给’永远比‘拿’愉快”这句话的理解。     有位老人节衣缩食13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消防管道(设备)强度、严密性试验记录.docx VIP
 - 耳穴比赛题库二维码公布附有答案.docx VIP
 - 现代控制理论基础.docx VIP
 - (高清版)DB4406∕T 45-2024 《中药废弃物无害化处理规范》.pdf VIP
 - 《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防治技术标准》.pdf VIP
 - 2025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题库及答案(共500题).pdf VIP
 - 《汉尚华莲汉服公司SWOT分析及营销策略研究》20000字.docx VIP
 - 家庭中医保健按摩.pptx
 - DNVGL-ST-0126-2018 国外国际标准.pdf
 - QJ 10004-2008 半导体器件总剂量辐照试验方法.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