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探究活动2:对待自然的两种不同的情形,为什么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呢? (1)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2、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交通蛀虫”——卢万里 1998年6月至2002年1月,被告人卢万里利用担任贵州省交通厅厅长、贵州高速公路开发总公司总经理的职务便利为他人谋利,先后多次索取、收受他人款、物共计折合人民币2559万余元。案发后,侦查机关依法扣押、冻结了被告人卢万里的财产折合人民币 5536. 9万元,除受贿犯罪所得和合法收入外,尚有价值人民币2651万元的财产卢万里不能说明合法来源。2002年 1月下旬,被告人卢万里化名“张唯良”,使用虚假身份资料骗取护照,经香港出境逃往国外。2002年4月16日从斐济被押解回国。这在国内目前的省级交通厅长犯案中可谓涉案数额最为巨大、情节最为恶劣。2004年5月因贪污罪、受贿罪被一审判处死刑 探究活动3:以下两种不同的人生结局说明了什么? 中国十大“亿元贪官”排行 1.58亿不够入榜 丛飞原名张崇,1969年10月生于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县的农村。初二辍学,后考入沈阳音乐学院,1992年毕业,到广州闯荡,1994年8月开始长达11年的慈善资助。作为一名著名歌手,丛飞 商业演出频繁,本应该生活富裕。但他10年来倾其所有,累计捐款捐物300多万元,资助失学儿童和残疾人超过150人,自己却一直过着清贫的生活,甚至不惜向生命借贷。2005年4月20日晚20时40分,丛飞因病医治无效在深圳市人民医院去世。37岁的丛飞生前立下遗嘱捐献眼角膜,以他最后的爱心之举,将光明永远馈赠社会、长留人间。 丛飞 探究活动3:以上两种不同的人生结局说明了什么? (2)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孟佩杰事迹 孟佩杰8岁开始承担起侍奉瘫痪养母的重任。2009年,她“带着母亲上大学”。 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孟佩杰的颁奖辞:在艰难里,她无怨无悔,让传统的孝道充满每个细节。 “人要追求快乐,我苦不苦,苦,但我要在苦中创造快乐,苦中求乐。” ——孟佩杰 刘伟事迹 刘伟10岁时因事故而被截去双臂。他19岁学习用脚弹钢琴,23岁登上维也纳金色大厅舞台。 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刘伟的颁奖辞:他用双脚在琴键上写下:相信自己。那一段段轻盈的旋律,正是他努力飞翔的轨迹。 “我从来没有把我当什么特殊群体,就是你们用手做的东西,我用脚做,只是换了一种方式而已,没有不一样。”——刘伟 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3.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4.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5.今朝有酒今朝醉 6.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思考:我们应树立怎样的价值观呢? ★(1) 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原理(重点)P97-98 【原理内容】: 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 (1)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2)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方法论】:要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坚持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寻找人生的真谛。 eg:“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 凡是要求分析发扬某种精神的必要性、树立某种观念的重要性等类似问法,都可考虑“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价值观的导向作用”等原理。 2、人生价值观 在……(主题、观点、理论、思想、政策、精神、规划、规定、方针、措施、方案、经验、决定、制度)的(引导、引领、启发、贯彻、实行)下,促进……(事业、活动、行动、实践)取得(成就、胜利、发展、前进、成功)等 妙招:抓住“标志性”词语 从唯物论看,体现了 从认识论看,体现了 从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看,体现了 意识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课堂小结 价 值 与 价 值 观 一、人的价值 二、价值观 2、导向作用原理 (2)评价:贡献 1、价值的含义 2、人的价值 (1)含义 1、含义 ①贡献 ②索取 1、哲学意义上的价值是指: A.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B.商品对人们的有用性 C.物质对人的积极意义 D.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 2、西红柿生长在野外,没有与人发生关系时,并不具有价值,后来人们逐渐发现了它能观赏和食用,它才具有价值。这说明( ) ①价值是主体需要与事物属性之问的特定关系 ②只要客观事物的属性存在,就有其价值 ③主体需要与客观事物的属性是构成价值的两个不可缺少的方面 ④价值是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3.爱因斯坦说过:“一个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Parker Lord公司《电池系统组件的绝缘防护技术评估白皮书》.pptx VIP
- 小型白菜类蔬菜栽培技术.ppt VIP
- 白菜类蔬菜栽培技术 (3).ppt VIP
- 建设工程档案归档清单.xlsx VIP
- 2024年河北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艺术设计”赛项样题-第四套 .docx VIP
- 2025年浙江省初中学业水平信息科技考试试卷(含答案详解).docx
- 退工原因变更申请表 .pdf VIP
- DB15T+3686.3-2024物业管理服务规程 第3部分:秩序维护.pdf VIP
- 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艺术设计中职样题.docx VIP
- 大学生简历毕业生简历求职简历 (27).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