筝曲临安遗恨的艺术特色.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筝曲《临安遗恨》的艺术特色筝曲《临安遗恨》的艺术特色 摘要:《临安遗恨》是倡导“外来形式民族化,民族音乐现代化”的作曲家何占豪 创作的一部古筝协奏曲。文章通过对其音乐本体结构和内容的分析,总结出它具 有“三个结合”的特色,即民族性旋律音调与现代化和声语言的结合,人物形象的 旋律化塑造及主题变奏与叙事性题材的结合,传统乐器技法的继承与外来乐器的 结合。 关键词:古筝协奏曲;何占豪;临安遗恨;艺术特色 在崇尚文化多元化的今天,传统音乐如何继承和发展、如何满足现代人的审 美需求,一直是中国民乐界在不断探寻和实践的课题。其中,民乐交响化无疑成 了中国民乐人共同追求的目标之一。许多优秀的作曲家、演奏家都在各自的领域 为这个目标做着不同的实践。何占豪就是他们当中比较多产的一员。 生于1933年的何占豪在26岁时,即以和陈钢合作的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 与祝英台》(简称《梁祝》)蜚声海内外。《梁祝》被誉为“为中国创造民族化交 响乐开拓一片绿野”的“不朽的(中国)民族音乐经典” [1]22,是“中国人民的骄 傲”、“整个东方音乐的骄傲”、“千年最受听众欢迎的十部经典音乐作品”,还有人 感叹:“哪里有太阳,哪里就有中国人;哪里有中国人,哪里就有《梁祝》!”但作 曲家何占豪却不只一次地说:“ 《梁祝》对我来说是一个遗憾。” [2]115除了谦 虚之外,恐怕作曲家还另有深意。确实,以“外来形式民族化,民族音乐现代化” 为座右铭的何占豪,还有许多作品值得人们关注,《临安遗恨》便是其中一部。 《临安遗恨》原是何占豪于1990年创作的一首中阮协奏曲。1992年,作曲家 将它改编为古筝协奏曲。1993年11月由作曲家本人指挥,青年古筝演奏家陈爱 娟在福州首演。[3]13此后,《临安遗恨》广为流传,成了广大听众喜闻的、 许多优秀演奏家乐弹的经典曲目。 对《临安遗恨》的诠释,已有一些研究和评论的文章。其中大都提到了作品 的思想内容:作品表现的是南宋抗金英雄岳飞的故事。通过对英雄豪情、柔情、 悲情的展示,塑造了一个立体的英雄形象,突出了以“恨”为中心的悲剧主题,让 人的情感受到崇高美的震撼。毫无疑问,内涵丰富、思想深刻是作品的一大特色。 在音乐本体形态上,《临安遗恨》也有一些值得注意的地方。本文就试图从 音乐本体分析这个角度,谈谈对作品艺术特色的理解。鉴于目前实际演出中多用 钢琴而非管弦乐队协奏,故本文分析拟以常见之钢琴协奏谱为基础。 一、作品结构及内容 《临安遗恨》采用变奏曲式写成。通过单一主题的不同变奏,从几个侧面刻 划了英雄驰骋沙场的丰功伟绩和含冤受屈、壮志未酬的悲惨际遇。 全曲可分为七个部分,引子、主题及四个变奏和尾声。结构大致如下: 乐段 引子 A A1 A2 A3 A4 尾声(A5) 小节起迄 1-43 44-96 97-207 208-244 245-312 313-324 325-348 小节数 43 53 111 37 68 12 24 速度 48-60 拍/分钟 52 拍/分钟 168 拍/分钟 52 拍/分钟 108 拍/分钟 散板+80 拍/分钟 52 拍/分钟 调 b 羽 e 商 b 羽 A 徵 b 羽 a 商 e 羽 引子部分先由钢琴奏出调性功能不甚明晰、内部结构很不协和的和弦(如减三、如减三、 减小七、减七和弦等)进行和连续的八度下行级进,极不稳定的、充满矛盾的音响, 暗示了乐曲愤恨悲伤的情绪基调。古筝一进入,即以f 的力度奏出两个从主题音 调变化而来的短小乐句,分别以羽音和角音为落音,如“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 紧接着用mp 的力度和单音进行奏出了哀婉的旋律。再次通过和声与旋律音响的 对比强化了愤恨与悲伤交织的音乐情绪。如谱 1: 谱 1. [4 ]701 A 段,精忠报国志。古筝用52 拍/分钟的速度在分钟的速度在mp 的力度上呈示了乐曲的 核心主题。钢琴则用分解和半分解的和声织体为独奏乐器作陪衬,偶尔有一点支 声性的旋律与独奏乐器作应答。这一段似可理解为叙述主人翁的成长经历:岳飞 自幼家贫,但却不忘好学上进,常以沙为纸,以树枝为笔,以火为灯,习文练武, 在母亲的教导下,少小就立下了“精忠报国” 的志向。如谱 2: 谱 2. [4 ]703 A1 段,沙场征战功。本段是核心主题的第一次变奏和发展。钢琴用 ×·× ×·× 的和弦织体作背景,古筝则用隐伏着主题音调的十六分音符的连续进行,168

文档评论(0)

芹菜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