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香料Perfumery
8.1 概述1、香料的概念
香料是具有挥发性的芳香物质。
香料工业是由天然香料、合成香料、调和香料(香精)三部分组成。香料大多数具有挥发性,很少单独使用,往往调和成香精后,再加到加香产品中。香精的用量很少,仅占加香产品的0.2~3%,但对加香产品的影响却很大。香料工业是投资少、收效快、积累多、换汇高的行业。我国目前能生产天然香料100多种,合成香料400多种。但品种、数量和质量上却远远不能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要。
2、香与化学构造
广义上讲“香”是嗅觉神经(或味觉神经)受刺激产生的感觉。包括了嗅觉感觉到的香气和味觉感觉到的香味。
有关香的理论有:微粒子学说:香是由物质的分子或粒子的物理、化学作用产生的。波动学说:香是由香分子的电子振动产生的。化学学说:香与物质的分子结构、发香团的种类和人的嗅觉生理构造有关。
本节仅对香与分子的化学结构作一简述。
1)有香分子
经典香化学理论认为:有香分子中必须含有发香团或发香基,这些基团刺激人的嗅觉,产生不同的香的感觉。在嗅觉和香分子相互作用中,香分子的结构外形和分子中的官能团的位置起着重要作用,从而决定香的香型和香强度。
1959年,日本的小幡弥太郎提出有香物质具备下列特征:
具有挥发性。(不挥发物是无臭无味的)在类脂类、水等溶剂中有一定溶解度。分子中有发香原子或发香团。发香团处在IVA~VIIA族中,其中P,As,Pb,S,Te属于恶臭原子。分子量26~300,沸点60~300℃,折光率约为1.5左右。Ramman光谱测定吸收波长,大多数在1400-3500cm-1范围内
a)脂肪族类化合物 一般具有石油气息,其中C8和C9的香强度最大。
b) 醇类化合物 C1-3具有酒香气 C6-9 青香、果香、并开始有油脂气味。
碳进一步增加为花香气,>C14气味消失,羟基数增多,香气变弱。
c) 脂肪族醛 香气比较强 低级醛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 C18-C12花香果香、有油脂类味(作头香) C16几乎无气味
d) 酮类 脂肪酮化合物香气比较强 大环酮C5-8薄荷香气,C9-12樟脑香气,C13木香气,C14-18麝香气
e) 脂肪酸类 >C5的香气最强
f) 酯类 酯类的香气优于原来的醇和酸,其中碳原子数少的香气相对强。酯类的香气有水果味,乙酸乙酯、乙酸丁酯、乙酸戊酯是香蕉味。
2)香与化合物分子中的官能团
主要的发香团有:醇、酚(-OH)、酮、羟酸、酯、内酯、硫醇(-SH)、醚、醛、硫醚(-S-)、硝基物、腈、异腈(-NC)、硫氰化合物(-SCN)、异硫氰化合物(-NCS)、胺
a 凡是具有相同官能团的化合物,一般具有类似的香气
b 有香分子为大分子结构时,官能团对香的影响较弱(大分子基起主导);分子相对小时,官能团起重要作用。
如:香柔基上带不同官能团时,形成化合物具有的香型:
青香、花香 果香、花香 果香、花香
(弱油脂臭味) (弱油脂臭味)
C 香与官能团在分子中的位置有关,有时与官能团种类关系不大。
如:在苯的衍生物中,引入间位定位基(如CHO,-NO2,CN等)会产生相似的香气(都具有苦杏仁味)
d 香与官能团大小有关
如:在麝香分子中,苯环上如含有硝基、其邻位上取代的大小影响到硝基的自由旋转程度,即对发香基的影响较大。
葵子麝香 (没有香气)(甲氧基对硝基的位阻小)
3)香与化合物立体异构
3.香料的分类
香
香
料
天然香料
合成香料
(单体香料)
动物性香料
植物性香料
单离香料
合成香料
香
精
食用香精
日用香精
其它香精
果糖、糕点
饮料、烟、酒
化妆品
牙膏
洗涤系列
医药、卫生用品
饲料、引诱剂
涂料、纺织用品
塑料、橡胶制品
4、香料化合物的命名
天然品名称:桂醛、灵猫酮
半惯用名: 甲基桂醛、二氢灵猫酮
俗名:洋茉莉醛、香蕉油、
商品名、代号:
系统命名法:
5、香料工业发展的历史概况 见P277页
8.2 天然香料
常见的天然香料
1、可可酊
性状:褐色的澄清液体,有纯正的可可香气味
成分:为酫、酮、酯、醇等30余种
制法:可可粉用乙醇提取,经浓缩制得
应用: 赋予食品可可香
甜橙油
性状:黄色、橙色或深橙色黄色的油状液体,有清甜的橙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