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园田居-完整版PPT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汉魏晋诗三首 [晋]归园田居 陶渊明 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晋宋之际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他出身于没落的地主家庭,父亲早死,少年时代生活贫困。青年时代曾怀着建功立业的壮志,29岁时才出仕,不久就辞官归隐。后又时隐时仕。后为彭泽县令,在官八十余日,逢郡里督邮来县,属吏告诉他应束带接见,他叹道:“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他便解职而归,这年他才41岁。从此,他过着躬耕自给的田园生活,终身不仕,于63岁时贫困而死。死后他的朋友私谥他为“靖节”,所以后代也称他为“靖节先生”。 陶渊明是东晋最伟大的诗人之一。田园诗是陶诗的重要部分,内容描写农村生活、田园风光和淳朴的风俗人情,抒发作者对宁静闲适生活的衷心喜爱,表现了作者淡泊旷达、安贫乐道的品格。被后人尊称为我国田园诗的始祖, “百世田园之主”、“千古隐逸之宗”。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适:适应,迎合。 韵:气质,本性。丘山:山林。 尘网:尘世的罗网,比喻庸俗污浊的官场。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羁鸟:笼中鸟;羁,束缚。守拙:清贫自守;拙,愚拙。 写归园田前作者的个性和思想,表达对官场的厌恶。 方宅十余亩, 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 桃李罗堂前。 荫:遮盖。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暧暧:昏暗,模糊不清的样子。依依:依稀可辨的样子。 墟:村落。颠:顶部,高处。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户庭:起居处所。尘杂:人世间的烦琐事务。虚室:安静的居室。 写归园田后的生活情况,描写了田园生活的乐趣。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樊笼:原指鸟笼,这里比喻仕途。自然:指田园,又指天然本性。 写归园田后的愉悦心情。 陶渊明笔下的田园风光美在哪里?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是如何表现的? 表现了诗人厌恶官场、回归自然的心情。 诗人用“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这些诗句来表现他的心情。他把官场比作“尘网”、“樊笼”,显示他对官场的厌恶,把自己比作“羁鸟”、“池鱼”,把田园生活比作“旧林”、“故渊”,显示他本性超凡脱俗,对自然无比留恋。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首尾照应 写景叙事,抒情言事。 平中见奇,淡中有味。 诗意似浅实深,感情似淡实浓。 语言朴实 君子固穷隐田园 豪华落尽见真淳 归园田居(其二)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1)在这首诗中诗人表达了什么样的感受? ?答:本诗中,诗人表达了乡村生活的幽静和自己心境的恬静。 (2)诗人是怎样来表达乡村生活宁静的? 答:从正面写“静”。乡村的偏僻,极少应酬,虚掩的柴门,幽静的居室,把尘世的喧嚣俗念都远远地隔绝了。 与纯朴的乡邻们披草来往,共话桑麻,不是世俗的“人事”;这是以外在的“动”写出内在的“静”。“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令人喜悦;同时又“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然而这一喜一惧,并非“尘想”杂念。相反,这单纯的喜惧表示着乡居劳作使诗人的心灵明净了,感情淳朴了。这是以心之“动”来进一步展示心之“静”。

文档评论(0)

中小学K12精品教育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一心扑在教育上,换的桃李满园香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