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夏金元代史学史7.ppt

  1. 1、本文档共7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元代史学 《蒙古秘史》体现的思想 语言 《蒙古秘史》所用语言简洁明快,音韵节奏感强,散发着浓烈的草原生活气息。 [4] 据统计,全书韵文部分占到三分之一以上,它们包容了大量的民间歌谣、祝词赞词、谚语、格言等民间口头文学,具有鲜明的草原生活特色。 元代史学 《蒙古秘史》的史学价值 《蒙古秘史》具有很高的军事学价值。《蒙古秘史》具体记载了12、13世纪的多次战争,为研究者提供了研究以成吉思汗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游牧狩猎人作战的战略、战术合战斗方式的丰富资料,也提供了研究当时的军事组织、军事制度、军令军法、武器装备、军事后勤供应等丰富资料。。 元代史学 《蒙古秘史》的史学价值 民俗学 《蒙古秘史》记叙了12、13世纪蒙古地区游牧狩猎人的生产生活方式、风俗习惯,保存了当时蒙古地区的许多口头传说、故事、韵文、谚语,因此《蒙古秘史》也具有民俗学价值。。 元代史学 《蒙古秘史》的史学价值 历史学 《蒙古秘史》因记载蒙古族勃兴初期史料和洋溢着浩瀚博大的狩猎游牧文化精神而驰名。它吸收远古以来蒙古民族民间文化精粹,开蒙古书面文化先河,乃是研究蒙古史、元史、世界中世纪史的经典文献,充满大气磅礴的史诗气息。。 元代史学 《蒙古秘史》的史学价值 社会学 它以人物传奇和民族崛起为叙事主线,包容着大量社会变迁史、文化风俗史、宗教信仰史和审美精神史的资料,保存了蒙古族及中亚诸民族神话、传说、宗教信念和仪式、故事、寓言、诗歌、格言、谚语的资料。从而以几乎是百科全书的方式,成为非常值得重视的世界人类狩猎游牧文化的一座高峰。。 元代史学 《蒙古秘史》的史学价值——语言学 《蒙古秘史》是13世纪蒙古语的典范文献,保存了大量古蒙古语语词,以及古蒙古语特有的语法。尽管畏兀儿体古蒙古语的《蒙古秘史》原本早已散失,但有明初汉字音写蒙语、旁译、总译的《元朝秘史》留存至今。旁译不只解释词义,还标出语法形态,标示出数、格、人称、时制、语态等语法形态。因此,留存至今的汉字音写、旁译、总译本《蒙古秘史》,即《元朝秘史》,具有很高的历史语文学价值。 元代史学 丰富了中国典章制度史 把北方少数民族以蒙古族为主,也包含有辽、夏、金和西域的各族的典章制度,在接受“汉法”的封建化的过程中,为了适应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要求,而纳入中国的典章制度史,是可以作为元代史学的内容之一来看待的。 元代史学 元代史家对“现代史”元史的历史文献的整理和研究,最突出的是元代河北史家苏天爵,他的《元朝名臣事略》十五卷,共四十七个人的传记,采文七百六十三段。 元代史学 政治在史学上的体现 2世界思想——史学思想中的宏阔空间意识 元代史学 游牧群体的外源型特质在史学上的表现——元代域外史地。 《长春真人西游记》是全真教主丘处机的弟子李志常在随师经蒙古草原、天山和大雪山今兴都库什山,从1220——1224年间,往返晋渴西征中亚的成吉思汗,丘处机死后,由李志常就途中见闻写成此《游记》,为研究元代的新疆和中亚史地及中西交通史的一部重要资料。 元代史学 耶律楚材的《西游录》,是记载年随成吉思汗西征中亚时中的见闻。 《西使记》一书,是记载蒙古宗王旭烈兀在年驻畔波斯北境塔伯利资城,此时,旭烈兀正筹划征讨叙利亚,这一年的阳历二月十三日常德由中国奉命,离开了和林西使。由常德口述,刘郁刘祁之弟纪录成书的。 元代史学 元统一以后派到真腊今柬埔寨的使者周达观的《真腊风土记》,介绍了柬埔寨十三世纪的历史和中柬关系。 外贸商人汪大渊的《岛夷志略》记载了元代海外九十多个国家的风土人情和元代的亚非关系以及中外贸易状况。 元代史学 游牧群体的外源型特质在史学上的表现——元代域外史地。 一元代的游记和志书特别注意向人们介绍域外的地理知识,同时也注意以自己的亲历补充或订正以往记载的一些缺误。 一是数量较多,同一地域和路线有不同史书的记录,从而提供了详细、丰富的地理知识。 元代史学 游牧群体的外源型特质在史学上的表现——元代域外史地。 其二,元代域外史地著作所记载的地域范围比前代大大扩大,包括中亚、西亚、南亚、东南亚,以及欧洲、非洲等广阔领域。 元代史学 游牧群体的外源型特质在史学上的表现——元代域外史地。 汪大渊则游历了东非、北非沿岸,他在《岛夷志略》中所列举的非洲地名,广及东非沿海、亚丁湾南岸、红海西岸和地中海南岸,几乎包括了当时非洲能够通航的重要港口。汪大渊甚至穿过红海,沿地中海南岸到达非洲西部的摩洛哥,记载了那里重要的丹吉尔港,成为第一个到达大西洋边上的中国人。 元代史学 游牧群体的外源型特质在史学上的表现——元代域外史地。 元代游记和志书还特别注意从社会制度、文化习俗、经济活动、风土物产等各个方面,向人们介绍外域史事,用以开阔国人的眼界,了解域外社会历史发展的状况。 元代史学 游牧群体的外源型特质在史学上的表现——元代域外史地。 首先,他们记

文档评论(0)

VIVIA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