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肛 门 直 肠 疾 病 第十三章 肛门直肠良性肿瘤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 外科学科 吴存亮 肿瘤:机体在各种致癌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对自身生长的调控,导致机体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 直肠息肉 在痔科的良性肿瘤中最常见的是腺瘤性息肉,由腺样组织构成。分为单发和多发两种,单发者叫直肠息肉,多发者称息肉病。祖国医学称为“息肉痔”或“樱桃痔”等。 直肠息肉是一种常见病,男多于女,多发生于直肠,其次为乙状结肠或全结肠。常见症状为便血及大便习惯改变,但也可毫无症状,仅在直肠指诊或内窥镜检查时发现。 痔:是直肠下段黏膜下或肛管皮肤下静脉丛淤血、扩张和屈曲所形成的静脉团块,并因此而引起出血、栓塞或团块脱出。 肿瘤:机体在各种致癌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对自身生长的调控,导致机体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 痔:是直肠下段黏膜下或肛管皮肤下静脉丛淤血、扩张和屈曲所形成的静脉团块,并因此而引起出血、栓塞或团块脱出。 便血:消化道出血,血液从肛门排出,常见于消化性溃疡、胃炎等。 直肠息肉 现代医学认为直肠息肉是直肠粘膜或粘膜下腺体局限性增生而形成的上皮性良性肿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和性别。一般把单个发生称为单发息肉,散在发生的少量息肉称为多发息肉。许多息肉聚在一起或布满直肠、结肠甚至波及小肠者,称为息肉病。息肉在肠道的任何部位均可发生,但以直肠和乙状结肠多见。 【病因】 一、中医病因说 1.恶气积聚:恶气指六淫邪气及内聚横逆之气,气机郁阻或凝聚,就会积聚而起,形成肿瘤,发为息肉。 2.气滞血瘀:气滞血瘀于肠间,内著于脉道,使血行障碍,则可隆起为息肉。 3.湿热下注:湿热内生,下迫大肠,致肠道气机不利,经络阻滞,瘀血浊气凝聚而成。 病因:泛指引起人体发生疾病的原因。 病因:泛指引起人体发生疾病的原因。 六淫:是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 气机:指气的运动,其基本形式:升、降、出、入。 二、现代医学病因说 现代医学认为息肉发生的真正原因尚不明确,一般认为与下列因素有关。 直肠息肉 炎症 遗传因素 饮食因素 机械损伤和粪便刺激 遗传:生命有机体在生殖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亲子代之间的相似现象。 损伤:致伤因素作用于机体,引起组织破坏与功能障碍。 【分类】 一.幼儿性息肉 在2~8岁儿童中发生在直肠内的息肉,称幼儿性直肠息肉。多生长在直肠下端或直、乙状结肠交接处,单发性息肉较多见,约占70%,几乎全为有蒂息肉。 二、腺瘤性息肉(又称息肉性腺瘤或管状腺瘤) 多见于45岁以上的中年人,年龄越大越多。大多数学者认为此类息肉可以演变为癌,特别是比较大的(直径2㎝以上)息肉,形状变得不规则,生长迅速,或在底部有小凹陷,癌变的可能更大。 三、绒毛状息肉(又称绒毛状腺瘤或乳头状息肉) 本病也是腺瘤的一种,由于瘤体呈绒毛状或乳头状的外观而得名,其发病率较管状腺瘤低,仅占后者的五分之一,但其恶变率是管状腺瘤(腺瘤性息肉)的5~10倍。此病多发生于老年人,80%位于直肠,因此作直肠指检时易被发现。 四、多发性息肉病(又称家族性息肉病或多发性腺瘤病) 为遗传性疾病,多在12~14岁大肠出现许多息肉,但也可见于青年和成人,不累及小肠,息肉(腺瘤)数量极多,可以遍及全大肠。 遗传:生命有机体在生殖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亲子代之间的相似现象。 七、黑斑息肉病 此类息肉多发生在直肠,在胃肠道里亦可发现有多发性息肉。其病变局限,略突起呈息肉样,表面粘膜常完整或有表浅小溃疡病变,质硬。 溃疡:皮肤粘膜局限性缺损,病变累及真皮或皮下组织,形状大小深浅不一,愈后留有瘢痕。 五、炎症性息肉 好发于直肠及乙状结肠,其他肠段亦可散在发生。主要是由于溃疡性大肠炎、克隆氏病、血吸虫病肠炎,大肠结核等炎性刺激而引起的。是这些病在愈合过程中出现的炎性增生。 肠结核:是结核杆菌侵犯肠道引起的慢性特异性感染。 溃疡:皮肤粘膜局限性缺损,病变累及真皮或皮下组织,形状大小深浅不一,愈后留有瘢痕。 克隆:通过无性方式,由单个细胞或个体产生的、和亲代非常相似的一群细胞或生物体。 六、增生性息肉 又称化生性息肉,是大肠中最常见的息肉,为非肿瘤性的粘膜息肉状增生。 【症状】 一.便血 多发生于便后,血色鲜红,不与便相混,出血量多少不等。当息肉较大、位置较低时,一次可以便血数毫升、数十毫升直至数百毫升。出血时可以是隐性,仅粪便镜检有红细胞或潜血试验为阳性,多见于息肉位置较高或息肉较小。若息肉位置较高,数量多时,血液常与大便相混。长期便血可导致贫血,营养不良。 症状:是指病人主观感受到的不适或异常感觉。 便血:消化道出血,血液从肛门排出,常见于消化性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