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章
一、有效成分:有药理作用的化学成分
二、活性成分:有生物活性的化学成分
三、拉丁名=动植物学名的词或词组+药用部位
四、生药基源植物学名=属名 + 种加词 + 命名人
五、化学成分的分类(以植物为例)
1. 按物质类型分类
2. 按物质的功能分类
3. 按物质的药用价值分类
第二章
一、一个生药需要用哪些要素来描述和记载?掌握一种生药,需要了解生药的哪些内容?(生药的记载大纲)
名称
来源或基源:科名、原植(动)物名、 拉丁学名、药用部位。
植(动)物形态:外形特征、生长习性。
采制: 采收、产地加工、干燥、贮藏和炮制的要点和注意点。
产地:对有特殊经济效益的生药介绍其主产区。
6.性状
生药的外部形态、颜色、大小、质地、断面特征、气、味等特点,对于鉴别生药具有重要意义。
7.显微特征
在显微镜下生药的组织构造和粉末特征,或显微化学反应结果。
8.化学成分
记述已知化学成分或活性成分的名称、类别及主要成分的结构与含量,并记述其在植物体内的生物合成、分布、积累动态及其与生药栽培、采制、贮藏等的关系。
9. 理化鉴定
记载利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对所含化学成分所作的定性与定量测定。定性分析较普遍的应用薄层色谱法,定量分析常用气相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
10.药理作用
记述生药及其化学成分的现代药理实验研究结果。有利于联系其功能、主治,有利于理解其临床疗效的作用原理。
功效:
包括性味、归经、功能、主治、用法与用量等。性味、归经与功能是中医对中药药性和药理作用的认识,主治是指生药应用于何种疾病或医学上的价值。对于生药的功能,既要记载中医传统用药的经验,也要记载现代医学的内容。
12.附注
记叙与该生药有关的其它内容,如类同品、同名异物的生药、掺杂品、伪品等,或同种不同药用部位的生药及其化学成分,或含相同化学成分的资源植物等。
二、化学成分的分类(以植物为例)
1. 按物质类型分类
2. 按物质的功能分类
3. 按物质的药用价值分类
化学成分与生药的作用
1、化学成分是生药治病的物质基础
2、生药的药效是多种化学成分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四、研究或学习掌握化学成分的意义
1. 有助于了解生药的药效和阐明生药的治病机理
2. 有助于进行生药的质量控制
3. 有助于进行优良品种的选育
4. 有助于进行新药的研制、开发
第三章
一、生物鉴定的方法
原植物(动物)鉴定
性状鉴定
显微鉴定
理化鉴定
生物检定
DNA分子标记鉴定
性状鉴定
眼看:形状,大小,色泽,表面,质地,断面。
手摸、鼻嗅、口尝、水试、火试。
一般理化鉴别
呈色反应、沉淀反应、泡沫反应和溶血指数的测定、微量升华、显微化学反应、荧光分析
生药的一般采收原则
1. 根和根茎类 一般宜在植物生长停止,花叶萎谢的休眠期,或在春季发芽前采收。
2. 叶类和全草 应在植物生长最旺盛时,或在花类将开放时,或在花盛开而果实种子尚未成熟时采收。
3.树皮和根皮 树皮多在春夏之交采收,根皮多在秋季采收。
黄柏:小檗碱含量5月份采收(3.55%)明显高于8月份采收(2.31%)
4. 花类 一般在花开时采收。有些则于花蕾期采收,如槐米、金银花、丁香。
槐米(花蕾)中芦丁含量可达24%,槐花(已开的花)芦丁含量13%。
5. 果实和种子类 已成熟或将成熟时采收
6. 菌、藻、孢粉类视个子情况而定
茯苓在立秋后采收质量较好;马勃宜在子实体刚成熟时采收,过迟则孢子散落;冬虫夏
草在夏初子座出土、孢子未发散时采挖。
产地加工
拣、洗
切片
蒸、煮、烫
发汗
揉、搓
干燥
干燥方法:1、晒干 2、阴干 3、烘干
常见现象及预防:霉烂、虫蛀、变色、泛油
霉烂:
预防:a. 适宜的湿度:65%-70%; b.安全水分:15%;c.污染源:消灭寄附在生药上的真菌; d.贮存时间:先进先出。
虫蛀:
物理方法
a.低温法: 药材害虫一般在环境温度8-15度时停止活动,在-4-8度,即进入冬眠状态,温度低于-4度,经过一定时间,可以使害虫致死。
b.高温法:药材害虫对高温的抵抗力较差,当环境温度在40-45度时,害虫就停止发育、繁殖。温度升到48-52度时,害虫将在短时间内死亡。
c.密封法:利用在密封条件下,生药的呼吸作用逐渐消耗密闭环境中的氧气,增加二氧化碳的含量,致使仓虫死亡。以薄膜袋或蜡密封。
化学方法
用于药材杀虫的药剂必须挥发性强,有强烈的渗透性,能渗入包装内,效力确定,作用迅速,可在短时间内杀灭一切害虫和虫卵,杀虫后能自动挥散而不粘附在药材上,对药材的质量基本没有影响。
生物方法
对抗贮藏:利用含有香气的生药与易生虫生药共贮,以达到驱虫、防蛀的目的。常用的驱虫生药有:花椒、冰片、薄荷脑、丁香、肉桂、小茴香、牡丹皮等。
变色
预防:干燥、避光、冷藏、先进先出
泛油
预防:冷藏、避光
中药炮制的目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复旦大学介绍-PPT简介(经典版).pptx VIP
- 安徽省马鞍山市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word版 含答案).docx VIP
- 2025年儿科三基三严考试题库.doc VIP
- 品管圈PDCA参赛作品-血透中心提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钙磷甲状旁腺激素合格率医院品质管理案例(1).pptx
- 2025耐碳青霉烯类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的诊治和防控指南推荐意见(全文).pdf VIP
- 二零二三年 优质公开课10的认识.ppt VIP
- 基于统计方法的我国上市公司信用风险评估模型研究.pdf VIP
- 沙场转让合同协议书.docx VIP
- 数字医学专业介绍.pptx VIP
-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pptx VIP
文档评论(0)